不是不要试图疗愈伴侣,而是不要试图疗愈任何人。
在亲密关系中,很多人都会有一种执念:想通过自己的爱与关怀,帮助伴侣克服内心的创伤和痛苦,从而疗愈对方。然而,这种想法的出发点虽好,但却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如果对方不愿意,那你想疗愈对方就是一厢情愿,你的好心和付出不仅不会招来对方的感谢,反而会招来抵触和抱怨。为啥?因为没有人愿意在自己不愿意的时候,被别人改变。
即便对方愿意,当你想疗愈对方时,会让对方产生依赖心理。对方会想依赖你来解决Ta的问题,而不是自己去面对和处理。这种依赖不仅会加重你的负担,还会导致对方变得更加脆弱。
而当你觉得负担过重,不想再替对方解决问题时,对方反而会指责和记恨你。因为升米恩,而斗米仇。
那怎么办?做好课题分离,分清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别人的课题。是你的课题,你自己做好,是别人的课题,那就由别人来做,你不要妄加干涉。
那怎么判断课题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呢?有三种方法可以辨别。
其一,就是看这件事的后果由谁承担。谁承担这件事的后果,这件事就是谁的课题。
其二,看执行这件事的主体是谁。谁来执行这件事,就是谁的课题。
比如,孩子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因为学习是孩子来执行,而最后参加考试的也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其三,谁能改变的事情就是谁的课题。你能改变的事情是你的课题,你无法改变的事情是别人的课题。
比如,你可以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但你无法改变别人的想法和行为。那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就是你的课题。而改变别人的想法和行为就是别人的课题。
你无法疗愈任何人,只能疗愈你自己。在对方没有觉察,没有主动要求的时候,强行去疗愈对方无疑是痛苦,对方痛苦,你更痛苦。
不要同情任何人,即使是最亲近的人。因为你同情谁,你的潜意识就会自动背负谁的命运。别人的命运不需要你背负,你把自己的人生过好就好。
你唯一能做的,是觉察自己和对方的关系模式,看看你在关系中是什么样的行为模式,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状态,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为什么想要从和对方的关系中获得这些,以此为镜,看能够做些什么来补偿、疗愈和滋养自己。
除了你自己,不要试图疗愈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