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由于叛徒出卖,他不得已以30人迎战几千名日伪军。弹尽粮绝之际,他陷入了犹豫:我是打鬼子,还是叛徒? 这位战士叫王凤麟,此时是八路军山东纵队1旅某团的副团长。 说起王凤麟,也是自有射击天赋,早年跟随父亲打猎,才没几年的功夫,就练成了百发百中的神射手。 后来,在1933年,他加入东北抗日联军,被任命为连长。 然而,长此以往,随着王凤麟枪法的突出,立下的战功越来越多,也自然成为了日军的眼中钉。 1942年,由于除了叛徒,王凤麟在执行任务时不幸遭遇大批鬼子。 虽说王凤麟和战士们顽强抵抗,跳出了包围圈,但王凤麟在突围中大腿中弹,行走十分困难。 事后经过检查,由于击中了骨头,且伤口已经感染,他的这条腿是保不住了。 经过上级的安排,为了安全起见,安排王凤麟转移到马鞍山养伤。 虽说失去了一条腿,但对于王凤麟,这种痛苦只是暂时的,在战友们的鼓励下,他装上了假肢,又重新回到了队伍中。 殊不知,就当他以为可以安心养伤时,没过几个月,叛徒谭继生就得知王凤麟转移的事,并且在马鞍山一带,身边还没有重兵,最重要的是这里屯有我军大量物资。 日军得知这个消息后,很是惊喜,这可是除掉王凤麟的好时机。 于是,在敌人的部署下,竟先后出动了2000名日军和4000名伪军。 此时,王凤麟看着身边的30名战士,有的还带着伤,这场实力悬殊的仗该怎么打呢? 瞬间,敌人的炮火如雨点般落在了阵地上,打的王凤麟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 可不管怎样,这30几名战士没有丝毫退缩,利用炮火的间隙展开进攻。 他们凭借着马鞍山的地形,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获得了暂时的喘息。 可是,敌人实在太多了,看着山下不断涌上的敌人,天空出没的敌军飞机,王凤麟不敢有丝毫懈怠。 不知不觉中,战士们的人数在逐渐减少,25人,20人,10人,5人…… 最终,除了王凤麟,阵地上能战斗的只剩下了1人。 这时的王凤麟深知,他们这次一定守不住了。 一天早晨,他抬头看着阵地上空阴暗的天气,好似预兆着敌人更大的进攻,他看着阵地上横七竖八的尸体,没想到战斗已经持续了三天了。 随着一声喊话,最后的战斗来临了:“王团长,你们被包围了,太君十分欣赏你的才华,若是肯投降,保证会得到重用。” 王凤麟透过望远镜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叛徒谭继生。 他二话不说,举起枪,随着啪的一声,一枪打掉了他的喇叭,而与此同时,敌人也开始进攻了。 王凤麟看着仅剩的几颗子 弹,他不敢乱用,保证每一发都能干掉一个敌人。 打着打着,王凤麟摸到了最后一颗子 弹,而等他准备装填的时候却犹豫了。 他看着数不完的日军,还有一旁的谭继生,自己也到了最后的时刻,他心想:我该打谁呢? 征战多年的王凤麟,在战场上是多么英勇,此刻他不想落入敌人手中,一番思考过后,竟将枪口指向了自己。 随着阵地上一声枪响,山下也安静了。这场本来就实力悬殊的战斗结束了,王凤麟和30名战士全部光荣牺牲。 虽说是不可能胜的战斗,但王凤玲还是迎难而上,没有退缩,因为面对残害同胞的敌人,回应的只能有枪。
1942年,由于叛徒出卖,他不得已以30人迎战几千名日伪军。弹尽粮绝之际,他陷入
酒馆茶色
2025-02-02 23:53:42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