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在重庆战犯管理所习惯了做广播操的生活,一到北京管理所后,便感到有点奇怪,为什么每天早上和学习休息时间都是各人搞一套,没有人喊到操场做操?当时,正是全国大举推行广播操的热烈高潮中,战犯们一到休息时,便会听到原国防部二厅副厅长沈蕴存,或原国军第十七兵团司令刘嘉树,以及杜聿明等大声喊人打桥牌。黄维总是挺直腰杆在胡同内一人散步,李仙洲老是打太极拳,王陵基便到床上盘腿打坐。 有一天,沈醉好奇地问“小海南岛”郑庭笈(郑介民堂弟、原四十九军军长,和沈醉过去便相识,庭笈是海南岛文昌县人。还有一个比他年纪大的军统大特务、两广监察使邢森洲,也是海南岛人,一般人叫他“老海南岛”):“为什么不做做广播操而各搞一套?” 郑庭笈说:“虽有不少人看到报上介绍广播操有种种好处,希望也每天做做,但找不到教操的人。”沈醉听了便大笑起来,他掰着指头数了一下,仅黄埔一期毕业的,就有杜聿明、宋希濂、黄维、李仙洲、范汉杰、曾扩情、刘嘉树、马励武、周振强、郭一予等十多人,而统率过几万、十几万乃至几十万大军的军长、兵团司令、总司令等,竟过百余人之多,怎么会连教广播操的人都找不出来? 郑庭笈便问沈醉,重庆战犯管理所做不做广播操,沈醉说,每天都做三次。郑庭笈又问谁教,沈醉说是我在教。郑庭笈有点怀疑,因沈醉既不是黄埔军校也不是其他什么军校毕业的,怎么能教操。沈醉就把过去在军统局任总务处长时练就了一套喊口令的本领的经过讲了出来。 郑庭笈当时就向管理所的领导人去反映,说沈醉能教广播操,当然立刻得到了同意,并要郑庭笈马上把沈醉找去。几位干部领导都说,早就该做广播操了,就是没有人愿意教;沈醉能教的话,明天就开始。沈醉很谦虚地说教不好,不敢教。管理所领导们认为只要慢慢来,一定会做得好。但却再三叮嘱沈醉,对这些人切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要求过严,开始只要他们比画比画,动作不准确,要慢慢纠正,不要疾言厉色,要把他们的兴趣提高起来,一定要耐心,等等。
沈醉在重庆战犯管理所习惯了做广播操的生活,一到北京管理所后,便感到有点奇怪,为什
文史记叙录
2025-02-01 23:50: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