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在老山战场上,曾经歼敌18人的英雄杨启良,转业后却被地方恶霸刁难,他实在忍无可忍,于是冷冷地冲着对方说道:“我是从死人堆里活过来的人,你确定要和我动手?” 1984年的春天,中越边境的硝烟味渐浓,战争一触即发。杨启良作为一名士兵,随部队开赴云南前线,投入了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 在1985年初的一次战斗中,杨启良所在连队接到了夺取老山166高地的任务。杨启良作为一名排长,带领着12名战士组成了敢死队,誓死要拿下这个山头。 他们冒着炮火,攀上陡峭的山崖,和占据有利地形的敌人展开肉搏。激战中,杨启良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最后只剩下他一人还在战斗。 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弹尽粮绝的杨启良决定来个同归于尽。他拿起步话机,对着里面吼道:"向我开炮!向我开炮!"炮弹呼啸而至,在激战了4个多小时后,杨启良终于把高地夺了下来。 这一仗,杨启良身负6处伤,但仍然毙敌18人。他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冲锋号角响,战士身先冲"。杨启良因此立下一等功,被授予"人民功臣"称号。 1996年,英雄杨启良脱下军装,转业到了地方工作。当兵12年的他,对军营有着深厚的感情,舍不得和战友们分别。 可是组织上安排他到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去,杨启良毫无怨言,他知道,和平时期,建设祖国同样重要。杨启良就这样告别了浴血奋战的军旅生涯,回到了家乡台州。 刚转业的时候,杨启良很低调,从不提自己当过兵,更不用说是个英雄了。领导给他颁的"人民功臣"匾额,他直接塞到了床底下,生怕别人知道。 就这样,曾经的战斗英雄融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直到2010年,组织上推选他当了台州经济开发区消费者协会的秘书长,大伙儿才知道他是谁。 当了秘书长,杨启良的日子可不好过。他每天奔波在大街小巷,调解消费者和商家的纠纷。有时遇到一些无理取闹的,他也得好言相劝。 碰到不讲理的,他也毫不客气,据理力争。2013年,有个无赖喝酒撒泼,想讹诈饭店,杨启良去了解情况,当场戳穿了无赖的伎俩。 无赖气急败坏,放话要找人收拾杨启良。杨启良冷笑一声,丢下一句话:"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你确定要跟我动手?"吓得无赖立马怂了。 就是这样一个糙汉子,却有着一副柔软的心肠。有一户人家孩子上学没书包,他自掏腰包给孩子买了一个。他把退伍军人的身份挂在嘴边,但把部队的优良作风时刻记在心里。 上级领导批评他办事太认真,得罪人太多。杨启良憨憨一笑:"咱当兵的,就得对党忠诚,对百姓负责嘛。怎么能做甩手掌柜呢?" 杨启良一干就是好几年。从部队到地方,从军装到便服,他的身份变了,但初心不改。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军队为人民"的誓言,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杨秘书"。 杨启良的事迹,是一代军人的缩影。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在和平时期继续奉献。无论是军装还是便服,他们心中的军魂永不泯灭。 "向我开炮"的口号,是杨启良的代名词。面对强敌,他们勇往直前,用热血和生命捍卫祖国。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和平不是理所当然的,它是无数像杨启良一样的英雄,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铭记他们的功绩,传承他们的精神。 杨启良转业后,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他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处处为百姓着想。他不图名利,不计得失,始终保持一名军人的本色。 对敌人,他们英勇无畏,敢于斗争。对人民,他们心怀爱民,甘于奉献。这就是人民子弟兵的可贵品质,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 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伟业,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继续发扬光大。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使命,每个青年都肩负重任。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要以杨启良为榜样,把个人的前程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祖国在我心中,人民在我心中",这是杨启良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让我们牢记他的教诲,不忘军人本色,继承光荣传统。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出现在哪里。 革命战争年代,有"向我开炮"的杨启良。和平建设时期,有扎根基层的"杨秘书"。一代又一代军人,用行动诠释着"我是谁"的时代答案。 新的长征路上,需要千千万万个杨启良。让我们发扬他们的精神,用青春和汗水谱写新的篇章。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就拧到哪里去,挺立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1985年,在老山战场上,曾经歼敌18人的英雄杨启良,转业后却被地方恶霸刁难,他
熹然说历史
2025-01-31 23:07:08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