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男子花了2.7亿,从法国拍下圆明园的兔首和鼠首,对方要求他付账时他却说:“我凭什么要给钱,这两只兽首本就是我们国家的宝贝,现物归原主而已!” 说起圆明园,可能大家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片断壁残垣。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座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的皇家园林。它的衰落,要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说起。那一年,英法联军挥兵直入京城,对圆明园进行了野蛮的洗劫。 园内众多的珍贵文物成了西方列强们炫耀武力的战利品。其中一批铜制的十二生肖兽首雕塑,更是被洋人们视若珍宝,纷纷抢夺。一场大劫之后,这些生肖兽首就流落到了世界各地,其中有8尊下落不明,只余下4尊零星分散在英、法等国。 近代以来,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据统计,仅在鸦片战争期间,就有150多万件珍贵文物被劫掠到国外。更有学者推测,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流失在外的文物多达1000万件以上。 随着近代中国的衰落,大批珍贵文物辗转易手,成了西方博物馆争相收藏的瑰宝。它们有的是被洋人用枪炮夺走的,有的是被奸商盗掘走私的,有的是被腐败官僚据为己有然后变卖的。它们承载着血泪,记录着屈辱。 令人欣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盛,追索流失文物的呼声愈发高涨。1998年,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单霁翔就曾表示,要尽快制定追索流失文物的法规,加大追索力度。这预示着,新时期流失文物回归的道路开始启程。 此后的二十多年间,通过外交谈判、国际司法、个人捐赠等多种途径,一大批流失文物重返故土。"虎符""马踏飞燕""中国出警图"等国宝悉数回归。涅槃重生的圆明园更是迎回多尊散落的兽首,其中就包括2000年由澳门赌王何鸿燊先生高价购回并捐赠的马首铜像。一件件回家的文物,点亮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 2009年春天,一则消息引爆了舆论界。法国著名的佳士得拍卖行宣布要公开拍卖两尊圆明园遗失的兽首,分别是兔首和鼠首。这无疑又让国人触碰到了旧日的伤疤。 消息一出,社会各界群情激愤。很多人呼吁政府应该出面制止,要求佳士得取消拍卖并无偿归还流失文物。但佳士得却对中方的交涉置若罔闻,拍卖行为我行我素,丝毫没有让步的打算。 眼看与会各方势在必得,竞价越来越高,现场气氛一度剑拔弩张。就在这时,一位名叫蔡铭超的中国收藏家高举号牌,一口气将价格抬到了2.7亿元人民币!他就像古代朝廷上振臂高呼的正义之士,将在场的藏家们全部压了下去。 蔡先生的举动赢得了满场喝彩。但让人意外的是,就在佳士得准备向他收款时,这位爱国人士却突然来了个惊人之举。他铿锵有力地说:"我凭什么要给这笔钱?这两只兽首本来就是我们国家的宝贝,是你们当年用大炮抢走的。现在物归原主而已,哪有中国人花钱买自己家东西的道理!" 此话一出,在场哗然。蔡先生的这一"拍而不买"行动,无疑将追索流失文物斗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他以个人的勇气和智慧,当众揭穿了某些西方国家肆意买卖掠夺文物的卑劣行径。他以实际行动捍卫了国家尊严,为讨回国宝鸣锣开道。 蔡铭超的壮举迅速成为中国舆论的焦点。很多网友纷纷为他的爱国精神点赞,赞扬他是堂堂正正的中国好汉。各大媒体也争相报道了事件的来龙去脉,让全国人民为之振奋。然而,也有一些人对他提出了质疑。 批评者认为,蔡先生在拍卖会上立下军令状,事后却食言而肥,是一种欺骗行为。他们担心此举会被国际认定为违约,影响中国收藏家的声誉。在西方藏家看来,拍卖规则神圣不可侵犯,出价就要付钱,这是基本的商业道德。若是我们不遵守游戏规则,今后还怎么在国际市场上抢回更多的国宝? 争论沸沸扬扬,一时间众说纷纭。回首蔡铭超的拍卖风波,人们至今难有定论。他的果敢行动,是爱国情结的真情流露,还是一厢情愿的鲁莽冒失?他在国际艺术品交易中的"不买账",是正义的呐喊,还是缺乏契约精神?种种疑问,恐怕后人还要花很长时间去思考。 蔡铭超事件虽然看似陷入僵局,但结果却出人意料。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第三方出面化解了这场纠葛。据报道,这两尊极具象征意义的兽首,其实原本就属于法国一个叫皮诺的大家族。 皮诺家族是法国显赫的艺术品收藏世家。当年英法联军从圆明园劫掠的大批珍宝中,不少就辗转到了他们手中。近年来,随着中法关系的改善,皮诺家族对圆明园文物的归属问题,似乎有了更加开明的认识。他们逐渐意识到,这些文物虽然价值连城,但对中国人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情感寄托。它们承载着民族的记忆,见证了苦难的历史,理应物归原主。 在蔡铭超拍卖风波后不久,皮诺家族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们宣布将无条件将兔首和鼠首捐赠给中国政府,以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善意,推动流失文物回归。消息传来,无数中国人为之振奋。这其中既有对文物失而复得的由衷欣喜,更有对法国家族慷慨捐赠的深深感激。
中国一男子花了2.7亿,从法国拍下圆明园的兔首和鼠首,对方要求他付账时他却说:“
熹然说历史
2025-02-01 00:07:10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