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资格回中国,回去没脸见人。”2018 年,中国大使馆找到万永福劝他回国,他抗拒推脱时说,此时的他在巴西街头,靠乞讨生活…… 万永福,曾经是一名才华横溢的留学生,也是上世纪中国公费留学制度的优秀代表之一。他的故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彼时,改革开放的东风席卷全国,国家通过公费留学计划将一批精英学子送往海外深造,期望他们学成归国,报效祖国。万永福就是这样一名幸运儿,凭借卓越的学术成绩获得了出国深造的机会。 出生于贫寒家庭的万永福,从小便对学术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国内一流大学,并被派往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他的命运在异国他乡悄然发生转变。 初到美国时,他以物理学为研究方向,师从国际知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李政道的学术地位不言而喻,他和杨振宁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是物理学的里程碑。能够成为李政道的弟子,意味着万永福具备极高的学术潜力。种种变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的命运从光明滑向了深渊。 “我不配回中国,我回去没脸见人。”这是2018年中国驻巴西大使馆在街头找到万永福时,他哽咽着说出的话。彼时的万永福已不复当年意气风发的留学高材生模样,而是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流浪汉。他靠乞讨为生,双眼无神,背负着巨大的精神枷锁。他为何会从天之骄子堕落至此? 在美国留学期间,万永福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尤其是在物理学领域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论文。他的研究生涯因“李文和事件”而被迫中断。 这个事件让华裔学者在美国的处境变得异常艰难,万永福不得不放弃原本热爱的物理学,改攻计算机领域。在短短几年内,他适应了全新的学科方向,并顺利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万永福进入硅谷的一家知名企业,从事高薪职业。彼时的他已经实现了从贫困到成功的跨越,甚至取得了美国国籍。命运的考验接踵而至。 他与一名华裔女子结婚,这段婚姻却成为他人生转折的关键点。据悉,这名女子为了获取美国绿卡,刻意接近万永福。在拿到合法身份后,她迅速提出离婚,给了万永福致命一击。 离婚的打击让万永福措手不及。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逐渐与同事疏远。他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衣着不再整齐,办公桌上堆满了未完成的任务,曾经高效的他变得拖延和失职。他偶尔会在会议中发呆,甚至几次当众失态。同事们议论纷纷,但没人知道他经历了什么。 公司高层对他的状态越来越不满,认为他无法胜任原有岗位。最终,公司在例行绩效考核后,选择与他解除合同。失去工作后,万永福不仅面临经济压力,也彻底失去了生活的目标。 他试图寻找新的工作,但因为精神状态不佳,他屡次失败。曾经的学术成果和职业辉煌如今变得毫无意义,他的身心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失业后,万永福靠着仅存的积蓄勉强维持生活,但很快这些钱也花光了。他无法支付房租,被迫搬离原来的公寓。为了生存,他住进了一家廉价旅馆。 当积蓄耗尽,他只能带着简单的行李离开旅馆,开始在街头流浪。起初,他试图在公园长椅上过夜,但寒冷的夜风很快让他无法忍受。后来,他找到了一处人行天桥下的角落,搭起了一张旧纸板作为遮挡。每到傍晚,他会拿着一个破旧的铁杯站在人流较多的街口,低头默默乞讨。 巴西街头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雨季时,他的“住所”经常被大雨淋湿,寒冷和潮湿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炎热的夏天,他不得不顶着毒辣的太阳四处走动以寻找阴凉处。为了填饱肚子,他经常去垃圾桶翻找被人丢弃的食物。偶尔遇到好心的路人,他会收到一些零钱或食物,但更多时候,他得到的只是冷漠的眼神。 2018年,中国驻巴西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在一次社区活动中偶然听到华人提到“有个流浪的华裔男子”,于是展开调查,试图找到此人。 当工作人员在街头找到万永福时,他的形象已经令人难以辨认:衣衫褴褛,满头乱发,满脸污垢,牙齿发黑,身体瘦削得只剩皮包骨。他的双眼空洞,整个人透着一种麻木与无助。 工作人员试图与他沟通,但起初他非常抗拒,一再摇头拒绝:“我不配回中国,我回去没脸见人。”他甚至试图躲避工作人员,用破旧的毯子盖住自己。当工作人员拿出家人寄来的信件时,他的双手颤抖起来,眼眶泛红。尽管嘴里仍在拒绝,但他的眼神中分明透露出一丝渴望。 工作人员拍下了万永福的照片,并将其传回国内,随后联系到他的家人和母校。复旦大学的校友们得知消息后,纷纷伸出援手,尝试帮助他回国。但万永福内心的挣扎让这场营救变得尤为艰难。他始终认为自己辜负了国家的培养,无颜面对曾经的亲人和朋友。 最终,在家人和多方的努力下,他被送往当地的一家心理康复中心接受治疗。这时的万永福,已经在流浪的生活中耗尽了身体的力量,只能靠医疗支持逐渐恢复。街头流浪的经历成为他人生中最黑暗的一页,也让人们对他的遭遇唏嘘不已。
“我没资格回中国,回去没脸见人。”2018年,中国大使馆找到万永福劝他回国,他
马二历史趣闻
2025-01-31 11:42:22
0
阅读:1046
易水
外国人
wmy
复旦大学还有一个这样的人。
tt
这个人培养成材费了多少金钱时间精力,离个婚就完了?各位家长长点心吧,挫折教育更重要。
cz
公派留学生不回国值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