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亲偷改志愿,湖北高考687分的女学霸错失心仪的北大。她难以接受,24年不曾回家。再次联系时只对母亲说:“我结婚了,之后没事也不会回去见他。”母亲一瞬间泪流满面。 “我已经打算去韩国留学,名额已经确定了。”戴柳打电话回家,跟自己的母亲说。 “什么?小柳,出国留学太难了,你在北京找个工作不行吗?不回来就不回来,妈不逼你。”母亲慌张地说着,埋怨地看了丈夫一眼。 “不了,我都确定好了。”戴柳生硬地说话,她知道,电话对面不仅是母亲,还有父亲在听着。但她只当做父亲不存在,说完事情后就挂掉了电话。 通完电话,母亲开始数落父亲:“你看看你,当时不问问小柳的意见非要做这事,现在几年了小柳也过不去这个坎。”父亲只是板着脸,看不出什么心情。 不顾子女意愿做事,在中国的很多家庭都会发生。父母的独断专行或者让孩子怯懦毫无主张,或者让孩子叛逆不服管教。总之,这是一件难事。 而令戴柳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戴柳自幼喜欢阅读,她的家庭环境也非常乐意戴柳有这样的爱好。她的父母愿意给她宽松的环境去探索,戴柳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从小到大成绩都名列前茅,是别人家的孩子,父母的骄傲。 等到上了高中,戴柳曾经因为阅读打下的基础发挥的更好,不管是学习习惯还是她长期积累的知识都给戴柳的学习很大的助力。在别人看来“上清华还是上北大”的戏谑调侃,在戴柳这里却是即将实现的现实。 戴柳不用选择,她本就喜欢文学和阅读,直接把目标定在了中国最顶尖的学府北京大学。自此高中三年,戴柳夜以继日的努力都在朝着自己心目中的圣地进发。 她的父母也从不多说,很是支持她的奋进,给她的高考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高考的时候,戴柳不仅正常发挥,还比平时的状态更好。她知道,自己距目标仅有一步之遥。 然而,这么短的距离,在录取通知书拿到手的时候,就破碎了。鲜红的硬质封上写着“中国政法大学”几个字,戴柳是在邮政那里拿到手的,人家一看就夸道:“考了个考大学啊,你高考考得真好。” 然而戴柳朝他点点头,却一点也笑不出来,明明也是好学校,戴柳的心情却异常沉重。 回家的路上,戴柳一直在想,到底中间出了什么差错,让自己的第一志愿北大,变成了政法大学呢?戴柳自己是绝对没有报错志愿的,她当时特别慎重,看了好几遍,还专门拍照截图,报完志愿好几天还回顾一下确定没有报错。 可是能知道她的身份证号、报名序号以及密码的,也只有自己的父母了。戴柳不愿相信这样的事实,却也找不到其他的借口。她迈着沉重的步伐回了家,把录取通知书扔在桌上,问父母:“你们改了我的志愿吗?” 母亲有些惶恐,她的父亲却很冷静:“对,我改的。” 戴柳情绪一下子就爆发了:“你凭什么!你明明一直知道我想报北大的!为什么修改我的志愿?!” 这场冲突父亲其实已经等待良久,他做下这件事后知道自己早晚要跟戴柳爆发一次争吵,然而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女儿性格有多么倔强。他觉得,这只是一次发泄,一次不满,吵过后女儿总要妥协。 此时的父亲只是说出那句“至理名言”:“我是为你好。文科以后发展不好,不如去学法律。你以后一样能看书。” 戴柳哭了吵了,然后摔门而去。她不理解自己的父亲怎么如此面目可憎,他此时只觉得整个世界都背叛了自己。那时,戴柳连自己的母亲都是仇视的。 戴柳在那一段时间还借住自己同学家里,因为实在忍受不了和父亲待在同一个屋檐下。后来到了开学,戴柳收拾行李,拿好通知书,离开前和自己的父亲说了最后一句话:“你知道吗?我以前总是跟我同学说我有一个开明随和的父亲,不会像他们的家长一样做孩子的主。” 她的父亲内心震动,却固执地认为这只是一时的,戴柳迟早会看到上这个大学的好处,到时候就会后悔了。然而并不是,戴柳一去就不回头,假期都是在学校度过。她留校后去打工,也不想接受家里的学费。 戴柳虽因为父亲的插手,每一天的学习都不再像以前那样快乐而轻松。到后来,戴柳在大家的开导下接受了自己的专业,却永远无法原谅自己的父亲。 在去韩国留学后,她在那里遇见了自己喜欢的人,工作稳定后就准备结婚,这次,她再次打了一通电话:“我在韩国准备结婚了,之后没事的话应该不怎么回国了。” “小柳,你爸爸后悔了,真的……”母亲本就有所预感,此时听到这尘埃落定的通知,再也忍不住自己内心的悲痛。戴柳不再说话,她无法原谅自己的父亲,也无法面对他。 或许戴柳的选择过于偏激,但父母每一次专制的行为,都会对孩子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只是有的伤害暴露在阳光下,有的却埋藏在心底,成为无法愈合的伤疤。
被父亲偷改志愿,湖北高考687分的女学霸错失心仪的北大。她难以接受,24年不曾回
一个趣知史
2025-01-27 18:42:28
0
阅读: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