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一书有一个超级大 bug....
在「控制论怎么了」这篇文章中,提到1959年5月召开过一个非常盛大的会议,梅西会议,有四百位跨学科的学者云集,包括了心理学,语言学,工程技术学,胚胎学,物理学,信息论学,数学,天文学和社会科学(图一)
其中提到此次会议邀请了几十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者,其中没有一位现在人工智能的先驱,比如明斯基,麦卡锡,西蒙等,但是其中有人类学家,有医生,诸位,这些学科在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史上可从未提及过....(图二)
其中倒是提到邀请了冯.诺依曼....
但是诸位,冯诺依曼其实按现在的历史叙事,1957年可就去世了,他怎么能参加1959年5月份多会议呢?更为搞笑的是,此处还介绍冯诺依曼比较了大脑神经元和真空电子管的运算速度,这的确在「计算机与人脑」中有论及,但此书按现在叙事是1958年出版的....
我要笑死了...凯文凯利都不核查一下么?
此文中其实有很多细节值得推敲,非常显然是从中文翻译到英文版的,因为中文的细节信息明显比英文丰富,比如把 5月初形容为暮春,而英文版只是 spring,中文版的自举图存,英文版是 Bootstrapping 引导,异端之门背后的瑰丽美景,英文对应的是 Alien vista,外星人远景....
最后,结合此文之前的一篇「舵手是大家」的信息来看,维纳的控制论应该真正的出版时间是1952年而非1948年,这对应的是元末明初的 1463年
而 1959 年召开的梅西会议对应的是 1370 年,即洪武三年,所以使用「年轻而兴旺发达的国家,对自己在世界格局里扮演的角色信心满满」(图一)
这个描述显然更符合明初时候情况,但与美国当时的情况完全不符,1959年美国朝鲜战争受挫(1953),还遭遇了苏联的斯普尼克时刻(1957),而且内部正处于麦卡锡主义恐怖时期,再过三年就要遭遇古巴危机(1962),怎么看也不像是对世界格局有什么信心的样子
何况,这个梅西会议完全在近代科技历史上只字未提....人工智能历史上只字未提,还不如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
最后,失控此书是1994年写的,对应于明初 1405年,即永乐四年 !
失控此书可以定位到准确的年代,也算非常有价值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