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是凯文凯利1992年出版的,其中提到了加密货币,我们看一下这里的技术细节描

墨者在此 2025-01-27 00:18:22

失控,是凯文凯利1992年出版的,其中提到了加密货币,我们看一下这里的技术细节描述,已经完全和后来 2008 年所谓中本聪发表的比特币、区块链论文是一样的了

1. 它是完全匿名的,但又可以查询到交易记录;

2. 只要接入系统,任何人都可以进行交易;

3. 它是基于公钥加密技术的

4. 是需要通过发行链验证数字签名的

5. 它解决了双花问题(图一)

诸位,凯文凯利非常厉害,未卜先知的准确给出了 16 年之后才出现的比特币技术方案细节,厉不厉害?

我们对比一下1994年英文版和2010年中文版,会发现中文版的信息细节更为准确,英文版的明显有问题

比如 提到这种加密货币要实现即要隐蔽,又要可验证,看起来非常不合逻辑,但实现它们的隔离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请注意,英文中的隐蔽性使用的是 blind,隔离使用的是 disconnection,watertight(图二)。非常明显,中文版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准确,即隐蔽性与可验证性可以同时实现,且互不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其实我们之前曾推测过,实际上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技术应该就是应用在跨国交易中的,以应对无政府场景,即类似现在金砖国家正在实践的 BRICS Pay ,并非用于私人发行

另外,此书中还提到数字音乐,使用16bit记录,这个精度超过了人类感知的精度。中文版没有问题,但是英文版其实就有问题了,首先它没有提到是人类感知,后来补充了一句话说是16bit信号中包含的差异是人耳所不能察觉的(图三)。诸位,这显然是胡扯了,3400,8000 都用16bit表示,它们的差异显然人耳是可以辨别的。16bit的精度超过人类感知,实际上是指人类可以区分的是20 ~20000hz的音频信号,而16bit表示的已经远超过这些范围了,你完全可以用超过人类感知的部分记录其他数据,这也是符合文中上下文内容的,即你可以在数码音乐中保存一部图书,一本画册的内容而不被人发觉.....

最后,此处举例的音乐是迈克尔.杰克逊的颤栗者,文中描述为其风格为浅吟低唱 Crooning ,但是我们都很熟悉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尤其著名的颤栗者,肯定和浅吟低唱不搭边,你要换成莱奥纳多.科恩还差不多...

.

1 阅读:20
墨者在此

墨者在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