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俩 小王和小王是堂兄弟,还是同年出生。 五十多年前,堂兄小王考取了外省的高校,毕业留校,当了老师,几年后因专业能力突出,成了项目领军人。 堂弟小王智力平平,在小镇镇办厂上班,先干装配,因常弄错配件,换岗成仓库保管,又因常常发错货,再换到门卫,又时常将报纸、杂志发错,更为气人的是将人家私人信件弄丢。 厂长气极,将其换到食堂,让他专门负责人家买菜回来的验收,这伙计又不识枰又算不准账,买菜的可是开心了一阵子,后来好了,没地方换了,厂长也绝,让小王天天值夜班,白天不用上班了。 一月下来,小王脸色苍白,肌肉松弛,白天睡不着,晚上又不敢睡,弄得身心俱疲,只能向厂长提出病休。 堂兄小王学校正在招敲钟校工,便向分管领导提出堂弟实际困难,希望学校能帮着解决。学校考虑到小王这个教学和技术骨干,加上项目得到了有关部门认可和肯定,并将获得一笔科研经费,便答应了小王的要求。 堂弟进了学校,成了校工,专职敲钟。堂兄小王怕他误事,买了多个闹钟,早上为他调好,反正钟一闹就敲钟,那时大伙都没手机,早一分钟晚一分钟老师和学生都不会知道。 没多久,堂弟小王居然也学会了调闹钟。 改革开放了,为振兴乡村经济,实现科技与实业相结合,学校向地方输送人才,堂兄小王这时也成了中王。 中王选择了家乡苏州的一个小镇去进行帮扶,那时的人心口如一,拖家带口,调了回来,户口和档案都迁了过来,成了镇办厂技术厂长,一下子,小企业起飞了,成了明星企业。 好景不长,竞争加剧,经营困难了,中王为了挽救企业,就命于危难之中,成了厂长。堂弟小王也成了中王,仍在学校敲钟,不过不是敲,是程序员调好了程序,中王只需到时听听就得。 企业是越来越艰难,渐渐的中王成了老王,老王厂长和他的工人们交着最低的养老金,拿着极低的工资,在苦苦支撑,因为几十个工人都靠着企业在生存。 堂兄老王退休,拿了二千多元的养老金。在江苏由于企业退休人员过渡期养老金被克扣、被低算,所以工作了几十年,也就那么点。 堂弟老王也退休了,他转编了,是学校的正式工作人员,且在外省,拿了一万多的养老金,生活得悠然自得,带着老婆三天两头下馆子,一年四次去旅游,还说钱用不完。 堂兄老王当时为了发展企业、维持企业,整天惮心遏虑、忧忧急急,慢性病患了不少,现在那药是一把一把的吃,钱是一叠一叠的出,什么下馆子什么旅游,全都是梦想。
兄弟俩 小王和小王是堂兄弟,还是同年出生。 五十多年前,堂兄小王考取了外省的高校
孟优与趣事
2025-01-24 14:20:4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