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5年,刘邦病危,他撑着最后一口气下令陈平:“樊哙有异心,你去把他的人头

巾彩飞扬 2025-01-24 13:07:46
公元前195年,刘邦病危,他撑着最后一口气下令陈平:“樊哙有异心,你去把他的人头给我取来!”陈平很快联合周勃将樊哙绑起来,但在押送到长安之前,刘邦的“驾崩”消息传来。陈平心中窃喜:万幸啊,樊哙还活着。 在汉朝建立之前,樊哙只是沛县一个普通的屠夫,以杀狗卖肉为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小本生意人要想在市井中谋生,往往需要依附于当地有势力的人物,而当时沛县最有名望的就是刘邦。 刘邦担任泗水亭长期间,樊哙就跟随在他的左右。当刘邦在押送民夫途中逃亡芒砀山时,樊哙成为第一批追随者之一,从此与刘邦的命运紧密相连。 在反秦战争中,樊哙以其超群的勇武闻名于世。他参与了八次重大战役,每次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 在攻打沛县时,樊哙第一个响应号令,带头登城。面对秦将章邯的强大军队时,樊哙率军奋勇杀敌,一战斩首二十三人。 樊哙不仅有勇有力,在关键时刻还表现出过人的智慧。当刘邦率军攻入咸阳后,面对秦宫的奢靡生活,刘邦一度沉迷其中。 正是樊哙挺身而出,劝说刘邦不要贪恋享乐,应当尽快撤离。 在著名的鸿门宴上,樊哙再次展现出其忠义之心。当项庄舞剑,意图加害刘邦时,樊哙手持盾牌冲入帐中,以其果敢的气势震慑住了项羽等人。 樊哙在军事上的贡献有目共睹。据史料记载,他一生征战,总计斩首一百七十六级,俘虏二百八十八人,攻破七支军队,攻下五座城池,平定六个郡,五十二个县。 随着汉朝的建立,樊哙不仅官居高位,还通过娶了吕后的妹妹吕嬃,与刘邦结为姻亲。这段姻亲关系在当时看来是荣耀的象征,但随着时局的变化,却成为了致命的隐患。 在刘邦晚年,朝廷内部的权力格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吕后和吕氏家族的势力日渐壮大,开始干预朝政。同时,关于太子之位的争议也愈演愈烈。 面对这种局势,刘邦对功臣的态度产生了明显的转变。曾经的生死之交,此时却因为权力的考量变得疑神疑鬼。这种态度的转变,最终导致了他对樊哙下达了那道致命的密诏。 公元前195年,刘邦平定英布叛乱后回到长安,旧伤复发卧病在床。此时,燕王卢绾举兵造反,刘邦派遣樊哙率军前往平叛。 正当樊哙带兵在外之时,有人向刘邦密报,称樊哙与吕后经常私下会面,密谋在刘邦百年之后有不轨之举。这个密报直接戳中了刘邦最敏感的神经。 樊哙作为吕后妹妹吕嬃的丈夫,与吕氏家族的关系一直密切。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种姻亲关系成为了一把双刃剑。 刘邦对吕氏家族的势力日益壮大早有戒备,此前就曾试图废黜吕后之子刘盈的太子之位,但未能成功。这次的密报让刘邦下定决心要除掉樊哙。 刘邦没有进行任何调查,直接找来陈平商议对策。他向陈平下达了一道密诏,要求陈平立即前往军中,取樊哙首级。 刘邦同时召来周勃,让他在床下接受密旨,准备接替樊哙的军职。 陈平和周勃接到密诏后立即启程,但在路途中开始仔细思考这件事的利弊。樊哙作为开国功臣,又是皇帝的妹夫,贸然处死他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两人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如果真的杀了樊哙,一旦刘邦后悔,他们将承担无法推卸的责任。更重要的是,樊哙的死必然会引起吕后姐妹的报复。 经过深思熟虑,陈平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将樊哙拿下囚禁,但不立即处死。这样既执行了皇帝的命令,又给各方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陈平和周勃随即采取行动,以传达军令为名进入军营。他们出其不意地将毫无防备的樊哙拿下,装入囚车。 这次行动的迅速和隐秘,使得樊哙的部下没有任何反应的机会。陈平立即安排人手,开始押送樊哙返回长安。 在这个过程中,陈平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他既要防止樊哙可能的逃脱或被救,又要预防军中可能出现的变故。 这种谨慎的态度显示出陈平对当时复杂政治局势的清醒认识。他深知在这种敏感时刻,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正当陈平押解樊哙在返回长安的路上,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彻底改变了局势。刘邦驾崩的消息传来,这个消息让整个押送队伍陷入了短暂的停滞。 随着刘邦的去世,朝廷的权力格局瞬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吕后作为太后,掌控了朝廷大权,这意味着樊哙的命运出现了转机。 陈平立即意识到形势的变化,马不停蹄地赶回长安。他深知在这个关键时刻,如何向新的掌权者表明立场至关重要。 在刘邦的灵前,陈平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向死去的刘邦"诉苦",表示自己不敢擅自处决樊哙,所以将人带回来 陈平的策略取得了成功。吕后不仅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还下令释放了樊哙。更重要的是,樊哙的爵位和封地都得到了保全。樊哙获释后,继续保持着他在朝中的地位。 樊哙最终得以善终,在公元前189年寿终正寝,谥号为"武"。
0 阅读:11
巾彩飞扬

巾彩飞扬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