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总是棋高一招,不服不行!香港60年代初严重缺水,老百姓几天都喝不上水,可当

巾彩飞扬 2025-01-24 13:05:45

毛主席总是棋高一招,不服不行!香港60年代初严重缺水,老百姓几天都喝不上水,可当时想拿出修水库的钱确实不容易,是毛主席力排众议坚决供水,结果19年后中英就香港回归进行谈判,撒切尔夫人想继续统治香港,不料邓小平说了一句话,便让她无计可施只能妥协! 1963年的香港,繁华依旧,但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危机。这一年,香港遭遇了自19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持续9个多月滴雨未下。 街道上,排着长队等待接水的人群成为了最常见的景象。每当供水时间临近,人们就会提着大大小小的水桶守候在公共水龙头旁,等待那短暂的供水时刻。 随着旱情加剧,港英政府的供水管制也越发严格。从最初的每天8小时供水,一步步缩减到4小时,最后甚至到了4天才供应一次水的地步。

在筲箕湾等山区,情况更为糟糕。居民们不得不在供水日请假,提前几个小时下山排队,生怕错过了这宝贵的取水时间。 曾经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开始崩塌。公共水龙头旁经常发生争抢和冲突,甚至演变成暴力事件。 这场大旱之下,350万香港居民的基本生存需求难以得到保障。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医院运转困难,整个社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回顾历史,香港的供水问题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初期,这个地理位置优越的港口就面临着淡水资源短缺的困扰。

英国统治香港后,为解决用水问题可谓费尽心思。他们甚至开出了相当于当时英国本土普通工人10年工资的1000英镑悬赏,招募人才解决供水难题。 然而,即便投入巨资修建水库、设立专门的供水管理机构,香港的用水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人口快速增长与有限的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1939年,港英政府开始实施严格的用水管制政策。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在平时或许还能勉强维持,但在严重干旱时期就显得苍白无力。 到了1963年初,港英政府的各项应对措施已全面失效。储水不足、限水措施失控,整个香港陷入了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困境。 在这危急时刻,港英政府终于放下身段,通过香港中华总商会和九龙工会联合会向中国内地求援。他们期待内地能够向这个濒临崩溃的城市伸出援手。 1963年春天,大批求助信件摆在了中南海的办公桌上。这些来自香港同胞的求救信,无不诉说着香港民众的饮水困境。 毛主席在认真研判形势后,提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他要求从内地修建一条引水渠,解决香港同胞的用水问题。 毛主席力排众议,坚持这项决定。最终,中央财政部拨付了38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这项援建工程。 这笔钱的分量极其重要,相当于当时要暂停好几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才能筹措到。但为了解决香港同胞的燃眉之急,中央政府咬紧牙关作出了这个决定。 东江引水工程的技术难度超乎想象。工程需要跨越80多公里的距离,翻越6座高山,将水从海拔2米的地方提升到46米的高度。 对于当时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并不发达的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但中国的工程建设者们迎难而上,开始了这场与时间和自然的赛跑。 施工团队日夜奋战,克服了地形复杂、技术要求高等诸多困难。他们要确保水流能够稳定运行,既不能因落差太大冲毁管道,也不能因坡度不足导致水流不畅。 令人惊叹的是,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程,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建设完成。 1965年2月,东江水终于通过这条人工水渠,流入了香港。 香港市民终于摆脱了需要排队等候供水的困境。

内地优质稳定的供水,成为了香港经济腾飞的重要保障。从此以后,香港的供水有了可靠的后盾,再也不用担心干旱带来的困扰。 1982年9月,举世瞩目的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在北京拉开帷幕。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亲自率团访华,准备与中国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 这个时间点的选择颇有深意。英国刚刚在马岛战争中取得胜利,撒切尔夫人的声望达到顶峰。 然而,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国力与国际地位都今非昔比,而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已大不如前。 谈判一开始,英方就表现出了强硬态度。撒切尔夫人试图以香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由,继续维持对香港的统治。 面对英方的强硬态度,邓小平平静地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香港的用水供应。当时香港近80%的用水都来自中国内地。 这句话瞬间改变了谈判的态势。作为一个依赖性如此之高的战略资源,供水问题成为了无法回避的现实。 撒切尔夫人试图用强硬措辞回应,暗示英国可能会采取某些措施来"保护"香港。但这种威胁在事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没有水源供应,香港将无法维持正常运转。

在这个关键时刻,邓小平展现出了高超的外交智慧。他既没有直接以断水相威胁,而是以事实说话,让对方自己意识到形势。 经过多轮谈判,英方最终不得不接受现实。撒切尔夫人意识到,继续坚持对香港的统治是不现实的。 这场谈判的结果,证实了毛主席当年决策的远见卓识。一项看似单纯的民生工程,最终成为了影响香港命运的关键因素。

0 阅读:115
巾彩飞扬

巾彩飞扬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