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分享了教员关于人际关系的一段话。那段话不好理解,却蕴含着人际关系本质的真相。
原文:“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维护人际关系的本质不是讨好、退让,而是要从事物的对立面去完成事物的统一。
团结的对立面就是斗争,当我们没有斗争的能力时,无论如何讨好退让都不一定能获得团结,只会让人失去独立自主性和尊严。
但当我们拥有斗争能力的时候,团结就只是一句话的事!”
有人说“不敢苟同”,也有人说“没啥好斗争的”。
我的读后感:
我之前说,大外甥女有个非常好的闺蜜。本地人,家里经济条件也很好。
她们两曾经无比的“团结”,为了一起吃顿过桥米线,可以乘坐2小时的公交车。我大外甥女还跟我说,以后结婚也要跟她做邻居。
好景不长,后来两人就展开了“斗争”。
为啥?主要是这姑娘家里条件好,父母给的零花钱也多,但我大外甥女家里没啥条件。
所以,她俩人一起出去吃饭,都是她闺蜜掏钱多。财大气粗,就容易趾高气扬。
她闺蜜就常常挑我大外甥女的小毛病,说她出门自卑、做事优柔寡断、虎头蛇尾。
有次,我大外甥女实在忍不了,就跟她闺蜜大吵了一架。她闺蜜,就找大外甥女清算。说请了大外甥女,多少次吃饭,大概多花了800块。
大外甥女,刚来我这上班就预支工资,她说需要800补偿给她闺蜜,我直接给了一千,我说你去补偿她一千,咱拿起这个钱,就说我说得。
大外甥女拿着钱,要补偿她闺蜜一千。她闺蜜坚持只收800,然后说了句:“没想到,你小舅还是个老板”。
然后她闺蜜又过来主动和好,俩人又和好了。再后来,她闺蜜去上技校了,两人不经常在一起玩,但她闺蜜从此,再也没挑过大外甥女的小毛病。
所以,你能理解教员这句话了吧:
“但当我们拥有斗争能力的时候,团结就只是一句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