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日军进村扫荡,县委书记暗道不妙,就躲在草棚,谁知这时,几名日军粗暴地踹开大门,在院子中搜寻。 这名县委书记叫苏玉振。 1942年的春天,对苏玉振和一位年轻通讯员来说,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时刻。 他们遇到了日伪军的扫荡,处境十分危险。 他们做出了一个决定,钻进了一个不起眼的草棚子。这个看似平凡的选择,却让他们逃过一劫。 苏玉振,这个河北保定人,从1937年就开始参加革命了。 他以坚定的信念和过人的勇气,在抗日战场上多次立功。 到了1939年,他更是被委以重任,成了中共霸县县委书记。 这一下,他成了敌人的眼中钉。但真正的英雄,从来不怕这些,他们只担心民族的命运。 1941年的初夏,清晨阳光正好。 苏玉振和郭凤池正在转移,却遭遇了日军。 他们刚在朱家铺头吃完贴饼子,就听到有人大喊:“鬼子进村了,快跑!” 苏玉振带着郭凤池,飞快地跑进青纱帐,想躲藏起来。 但日军的骑兵团太快,他们被包围了。 两人只好躲进苇塘里,藏身在高高的苇草中。 苇塘里,风吹得苇叶沙沙作响,好像随时都会暴露他们。 伪军们在大树下乘凉,一听到苇塘里的响声就紧张起来。 他们大喊:“苇塘里有人,不出来就开枪了!” 但奇怪的是,伪军们只是喊,却没人敢真的进苇塘来搜。 苏玉振心里明白,这是伪军们在害怕。 等伪军们走远了,苏玉振和郭凤池赶紧从苇塘里出来,继续他们的转移之路。 两人心里都清楚,这次能逃脱,多亏了伪军们的胆怯。如果是日军,那就没这么容易了。、 然而,苏玉振的抗战路上,总是充满了危险。 1941年夏天,他们在固安县东湖庄工作。 那一夜,日军突然来袭。月光虽亮,却照不清逃跑的路。 苏玉振和同志们急忙躲进永定河边的大堤柳林。 原以为能暂时躲过一劫,但日军却悄悄跟了上来。 哨兵的惊呼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生死战斗,一触即发。 苏玉振紧握着盒子枪,猫着腰往前冲。 子弹在他身边飞过,但他毫不畏惧。他回头开了两枪,击倒了追得最近的日军。 当他跑到安全地带,才发现右臂已经受伤,鲜血直流。 子弹穿透了肌肉,但他的抗日决心丝毫未减。 1942年的春天,看似和平却暗藏危机。 一天,苏玉振和十多个抗日干部,选在营子村住下。 这村离日军的马庄据点不远,是八路军的堡垒。 当时,苏玉振带了帮干部冲进了营子村。他一进村子就嚷嚷:“哥几个,咱们得在这儿干出点名堂,抗日工作得搞起来!” 大家伙儿一听,都挺起胸膛,齐声说好。 可营子村旁边,就有个日军的据点,离这儿也不远,就五六里地。这消息传出来,大家都心里一紧。 有一天,日军的探子不知道哪儿得来的风声,说营子村有八路军的影子。 日军头儿一听,脸立马拉了下来,嚷嚷着:“一个也别放过!都给我去营子村,好好搜搜!” 这时候,营子村的伪保长秦世禄可没闲着。他明面上给日军办差,可暗地里,他是村党支部书记,心里早把日军恨得牙痒痒。一听说日军要来,他立马找到苏玉振,急慌慌地说:“苏大哥,日军要来搜查了,你们得赶紧撤!” 苏玉振一听,也急了,说:“秦兄弟,多谢你提醒。我们这就走,你也小心点儿。” 可话音刚落,就听见村口一阵闹腾,日军已经杀过来了,嚷嚷着要搜出八路军。 苏玉振和通讯员郭凤池一看,村南是片开阔地,逃也逃不掉。 两人一合计,决定藏在村南口那个不起眼的草棚子里。 草棚子挺简陋,门挂着秫秸帘子,里面堆满碎谷草,还有两个苇席篓子。 他俩钻进去,胸部以下埋在草里,上半身用席篓子扣住。 刚藏好,就听见街口鬼子兵的脚步声,还有敲锣声:“皇军来开会了!” 房东一家都被叫去开会,只留下个四五岁的小孩在家。 小孩笑着玩,鬼子在外面吵,那场面,真是说不出的奇怪。 苏玉振和郭凤池手里紧握着枪,子弹都已经上好了。 每次听到鬼子走路的声音,他们的心都跳得特别快,紧张得不行。 但奇怪的是,鬼子来来回回,就是没发现他们。 每次鬼子走后,他们俩都出一身汗,心里暗自高兴。 他们知道,这枪一旦打响,不仅自己会暴露,村里的百姓也会遭殃。 所以他们只能忍,只能等,等鬼子都走了,等天亮。 时间过得很慢,每一秒都像是在煎熬。 终于,村里的会开完了,大队的鬼子开始集合,老百姓也慢慢散了。 站岗的鬼子也跟着大队走了,秦世禄想尽了办法,终于把鬼子都骗走了。 这时,苏玉振和郭凤池才敢松口气。 房东的孩子高兴地喊他们出来,说鬼子都走远了。 他们走出草棚,看着鬼子远去的背影,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有逃过一劫的欢喜,有想念牺牲战友的悲伤,更有抗战到底的决心。 后来新中国成立了,苏玉振被调到了保定市工作,继续为人民服务。 他晚年的时候,专门研究冀中抗战的历史,用自己的经历,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故事。 到了2014年,这位勇敢的抗日战士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9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