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打退日军进攻后,营长王耀南突然下达了一个奇怪的命令:“快冲下去,把小

靖江的过去 2024-11-15 10:43:59

1938年,打退日军进攻后,营长王耀南突然下达了一个奇怪的命令:“快冲下去,把小鬼子的尸体上山,有用!” 王耀南时任八路军115师343旅的工兵营长。 当时,正值初春,晋南晋西战火纷飞,八路军和日军打得难解难分。 2月21日,那天,天空阴沉沉的,感觉像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果不其然,王耀南带领的工兵营刚完成了一次重要的侦察任务,正准备打道回府,就路过川口村的时候,突然“砰砰砰”几声枪响,打破了周围的宁静。 这突如其来的枪声,可真是让战士们着急,也让王耀南他们原本的计划全都泡汤了。 突然,侦察兵慌张地跑过来,大喊道:“日军攻过来了!” 王耀南一听,却面不改色,淡定地说:“别紧张,咱们有对策。”说完,他扫了一圈四周,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不远处,343旅的主力部队,等着日军送上门来。王耀南嘿嘿一笑,对旁边的小兵说:“去告诉弟兄们,好戏马上开场,都给我精神点儿!” 但这场戏,演得比任何人想的都要火爆。日军第20师团,那装备太先进了,一上来就是猛攻。 685团首当其冲,跟日军打得火热。王耀南站在一边,看着这场面,忍不住大喊:“兄弟们,加把劲!让小鬼子知道咱们的厉害!” 可是,日军人数太多,硬拼肯定不是办法。王耀南心里清楚,这时候不能蛮干。他拍了拍工兵营长的肩膀,说:“别急,咱们得找个好时机。让弟兄们先歇口气,等会儿有他们忙的。” 等待可不是干等着。王耀南带着工兵营,一溜烟儿跑到了一个山头,这地方可是个风水宝地。他立马指挥大家开始挖工事,边挖边说:“都给我挖深点儿,等会儿让小鬼子吃个闭门羹!” 就这样,大家齐心协力,准备给日军来个“惊喜”。王耀南看着挖好的工事,满意地点了点头:“嗯,不错!等会儿就让小鬼子见识见识咱们的厉害!” 时间紧迫,每过一秒都让人心跳加速。 “快!别磨蹭!”王耀南催促着工兵营的战士们。大家一听,立马动手挖战壕、设地雷、架机枪,忙得团团转。 王耀南也蹲下来,手把手教战士们怎么埋地雷:“看好了,这样放,鬼子一踩一个准!” 没过多久,日军就杀气腾腾地冲了过来。“准备好,给我狠狠地打!”王耀南大喊一声,战士们精神一振,准备迎战。 地雷一炸,那声音大得吓人,日军被炸得七荤八素。“炸得好!”王耀南高兴得直拍手。 但他还不满足,想了想,又下了个怪命令:“工兵营的,跟我去山腰,把鬼子尸体搬回来!” 战士们一听,都愣了:“啥?搬尸体?”但没人敢问为什么,只好硬着头皮跟着王耀南冲了下去。 在战场上,他们冒着枪林弹雨,把一个个日军的尸体往山上搬。 日军看到这一幕,都吓傻了眼:“这些八路军,胆子也太大了!”他们开始害怕起来,觉得山上的八路军简直不可战胜。 对此,我军战士也是摸不清头脑:营长为何这么做? 直到看见他从日军尸体上解下子弹盒,大家才恍然大悟。王耀南真是机智,他知道日军子弹多,咱们却缺得很。所以,他想出这妙招,把尸体背回来,就是为了取子弹! 这办法真不错!战士们对王耀南佩服不已。有了这些子弹,接下来的仗可就好打多了。 王耀南领着686团,在山头上跟日军周旋,每次都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日军那边呢,既怕地雷又怕咱们的枪子儿,就是冲不上来。 一直打到天快黑了,日军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只好撤退。王耀南可没放过他们,立马下令追击,又打了好几个胜仗。 这场战斗,我军不仅挡住了日军,还缴获了好多武器装备和子弹。最重要的是,咱们给日军一个下马威,也让自己的士气更旺了! 打完仗后,战士们围在一起烤火聊天,说起这场仗就兴奋不已。大家都夸王耀南有勇有谋有担当。他那句“把鬼子尸体背回来”的话,也成了这场战斗中的经典! 然而,王耀南的才智并未止步。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不断用智慧助力八路军,立下一次次战功。 他擅长地雷战、伏击战,屡次出手,使得日军节节败退。敌人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心生恐惧。 随着一场场战斗的胜利,王耀南的名字在晋南、晋西地区传得更响了。 我们或许会问,王耀南的非凡智慧和勇气究竟从何而来?其实,这都与他的出身紧密相关。他来自矿工家庭,从小便掌握了爆破技术。 参加革命后,他更是巧妙地将爆破技术运用在战场上,从而成为工兵中的佼佼者。 他深知战争的残酷,也明白只有依靠智慧和勇气,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在川口的那场激战中,八路军最终取得了胜利。虽然我军牺牲了两百多人,但也让日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更重要的是,我们成功挫败了日军围歼343旅的险恶阴谋。而这一切辉煌战果,都离不开王耀南的杰出智慧和深谋远虑。 在战斗中,他用地雷阵打乱了日军的攻势。一个巧妙的命令,他就夺下了日军的武器。此外,他还利用日军习俗,成功转移了伤员。 王耀南并没有军校背景。他平时的工作多是与火药、桥梁打交道。 但在川口遭遇战中,他的出色指挥,不输任何专业指挥官的军事才华。

0 阅读:74
靖江的过去

靖江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