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抗联军长牺牲,日军意外发现了一本笔记本,上面的内容,让他们如获珍宝。

靖江的过去 2024-11-07 15:04:34

1942年,抗联军长牺牲,日军意外发现了一本笔记本,上面的内容,让他们如获珍宝。随后,日军据此抓了600余人! 这名抗联军长叫许亨植,时任抗联第三路军参谋长、第3军军长,还是第十二支队的政委。 1942年8月3日,东北抗联遭遇重大打击。抗联的杰出将领许亨植,牺牲了。他的离世,让所有人感到震惊和惋惜。 更糟糕的是,他身上的一个笔记本没能及时销毁。那笔记本里,记录着巴木东地区几乎所有抗联和抗日团体的名字。这样的情报,对日军来说,无疑是一份大礼。 许亨植,他原本是朝鲜庆尚北道的李氏王朝贵族后代,但因为日本侵略,他的家族没落了。他十几岁就随父母移居到了辽宁开原,后来又定居在哈尔滨宾县。 在那里,他全身心地投入了革命事业。他组织反日游行,因此还被关押了一年多。哈尔滨失陷后,他离开了宾县,前往松花江下游继续战斗。他与赵尚志、张寿篯等人并肩作战,成为了抗联的重要领导人。 许亨植的牺牲,不仅让抗联少了一位好将领,更让巴木东地区的抗日力量,陷入了巨大的危机。 说到他的牺牲,还有那本笔记本的事情,都得从1942年8月2日那个夜晚说起。 那天傍晚时分,许亨植终于结束了在巴木东地区的忙碌工作,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 说起来,这次工作能这么顺利,多亏了张瑞麟小队的全力支持啊。他们真是忙得不亦乐乎,确保一切井然有序。 说起张瑞麟,这小子真是够意思!他把反日救国会的情况,给许亨植讲得明明白白。许亨植呢,也是边听边点头,手里的笔飞快地记录着,生怕漏掉一个字。 不过啊,张瑞麟这人挺细心的,看着许亨植那么认真地记录,他心里反而有些不踏实了。他忍不住提醒许亨植:“这些资料可得小心保管啊,万一丢了可就麻烦了。” 许亨植听了,只是微微一笑,摆摆手说:“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只要咱们能顺利回到指挥部,这些资料就万无一失了。”唉,说实话,他当时可能真没意识到,这一时的疏忽会惹来多大的麻烦。 第二天一大早,许亨植就和警卫员陈云祥、战士王兆庆一起踏上了归途。他们得赶紧返回朴古松小队啊,时间紧迫,一刻也不能耽误。 为了安全起见,他们特意选了一条荒无人烟的小路走。这条路虽然难走点儿,但胜在偏僻,不容易被人发现。他们想着,这样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躲过日军的“讨伐队”了。 可惜啊,人算不如天算。就在他们停下来露营休息的时候,一缕青烟不小心升了起来。这下可好,直接暴露了他们的行踪。日军那边很快就察觉到了不对劲,开始往这边靠拢过来。 原来,有这么一个“讨伐队”队长,原本是土匪出身,名叫国长有。 这家伙狡猾得很,在附近山上搞了个埋伏。 没想到,有一天他眼尖,瞄到了许亨植他们做饭时冒出的炊烟,立马就带着手下冲了过去,想捡个大便宜。 打斗过程中啊,警卫员陈云祥可怜见的,第一个就牺牲了。 许亨植呢,一看情况不妙,赶紧让王兆庆回去报信,自己则硬着头皮继续跟敌人周旋。 但哪知道日军的机枪火力太猛,许亨植终究还是没能挺住,倒在了血泊之中,真是让人痛心疾首啊。 等到张瑞麟带着援兵赶来的时候呢,已经晚了,现场就只剩下许亨植的两条小腿残肢,看着都让人心碎。 张瑞麟那个气啊,想找许亨植留下的文件和笔记本,结果呢,啥也没找到,肯定是被国长有那帮子人给抢走了。 说起这国长有啊,他可真是心狠手辣,不仅抢走了文件和笔记本这些重要的东西,还顺走了许亨植的名章、眼镜,甚至连他那把德国造的驳壳枪都没放过。 更过分的是,他竟然还残忍地割下了许亨植和陈云祥的头颅,拿去给日军邀功请赏,这种行为真是让人发指啊! 这些头颅,被日军拿来恐吓东北的老百姓,想以此来打压抗联的士气。不过啊,他们这种残忍的手段,反倒激起了更多人的愤怒和反抗,抗联的战士们更是下定决心要为死去的同胞报仇雪恨! 而另一边,日军得到了许亨植的笔记本,他们如获珍宝。这笔记本里,记录的都是巴木东抗联和抗日团体的情况。 于是,日军就拿着这笔记本,开始秘密调查。几个月过去,他们摸清了好多情况。 1943年春天,日军突然袭击巴木东。一下子,近六百名抗联战士和抗日群众被抓,在牢房里受尽了折磨。这一切,都怪那本没被销毁的笔记本。 张瑞麟听说了这件事,心里悔恨不已。他知道自己当初的担心没错,可现在说啥都晚了。他赶紧召集交通员,通知大家快撤,但很多人还是没能逃掉,被日军抓了。 就这样,巴木东的抗日力量被重创,那么多战士和群众在日军手下惨死。可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许亨植的牺牲,和那本未被销毁的笔记本,一同成为了东北抗联永远的痛。

0 阅读:0
靖江的过去

靖江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