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东:秦人早期发迹之路

温纶说过去 2024-10-01 12:37:07
《史记·秦本纪》记载:“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于是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仍为朕息马,朕封其土为附庸。” 西周中期,居住在犬丘(今甘肃礼县)的嬴姓部族中有一个人名叫非子,因为善于养马而被周孝王赏识,让他在汧河与渭河之间的河谷草原牧马,繁育了很多马。周孝王追述一千多年前舜帝时的旧例,当时非子的祖先伯益因为主管畜牧有功,而被舜帝分封并赐姓嬴,如今他因非子养马有功而封他做自己的家臣,以后世代为天子家牧马,于是封非子于秦邑(今甘肃清水)。 非子不是嬴姓家族首领,所以只能称氏,为秦非子。当时的嬴姓大宗是犬丘的大骆家族。大骆的嫡子叫嬴成,为申侯之女所生,由他继承了犬丘封地和嬴姓大宗,是嬴姓部族的首领。 周厉王时,西戎叛乱,灭犬丘大骆全族,自此嬴姓大宗绝嗣。周宣王即位后,任用秦非子的曾孙秦仲为大夫讨伐西戎。秦仲被杀后,他的五个儿子得到了周宣王派给他们的七千士兵,并受命继续讨伐西戎。 秦仲的大儿子后世称为秦庄公,他率领兄弟五人和七千士兵打败了西戎。周宣王将他们的祖先大骆的封地犬丘也赐给了秦仲家族,并由他们恢复嬴姓祭祀,继承嬴姓大宗,封西陲大夫,因此这之后的秦人先君可称为嬴姓。 秦庄公作为周王室家臣,与西戎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争斗,其长子世父为了继承庄公遗志,将国君之位让给了弟弟秦襄公。世父坐镇犬丘祖地,与西戎周旋,秦襄公则为了从与西戎世代争斗的困局中解脱出来,于前776年向东迁居汧邑,即今陕西陇县东南乡郑家沟塬。 如果你来过今宝鸡市西北130多公里的陇县,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秦人要将落脚点定在这里。陇县西连甘肃天水,位于关中平原最西北部,陇山之间,汧河上游,在群山掩映中竟有一大片优质牧场,今称为关山草原。这里是以高山草甸为主的草原,要进入这里必须要翻越连绵的大山。 秦人从这里进一步发展畜牧业,又逐渐从畜牧转向农耕,再沿着汧河谷地一路向东南发展,开拓农业,到达汧河与渭河的交汇处,在汧渭之会又营建了新的都城,不久又迁至农业条件更好的雍城(今宝鸡凤翔)一带,在这里停留了三百年,几乎绵延整个春秋时期。 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被正式封为诸侯。周平王许诺如果秦人可以赶走犬戎,那么他便将周人的祖宗之地“岐丰之地”(岐山、丰京一带,泛指关中平原)赐封给秦,自此秦人开始了驱逐犬戎、占领整个关中的伟业。

0 阅读:5
温纶说过去

温纶说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