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原首封,梁芮其间,夏阳设县,成斯韩城
温纶说过去
2024-09-13 14:08:16
韩城是陕西东部黄河西岸的一个县级市,其与山西河津隔黄河相望,人口不到40万人。其历史悠久,早在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活动,相传大禹治水时曾在这里“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龙门位于韩城与河津之间的黄河峡谷最窄处,其两面受大山相夹,河宽不足40米,河水奔腾破门而出后一泻千里,这里因此被称为“龙门”或者“禹门”。
西周初年,周武王的一个儿子被封于韩原(今韩城东北),建韩侯之国。西周末年,周宣王封秦仲少子、秦庄公之弟嬴康于梁山(今陕西韩城西北),建梁伯之国。此外,附近的大荔县、澄城县与韩城昝村镇一带还有芮国,今梁带村芮国墓地遗址为第六批国保。
周平王十四年(前757年),晋文侯灭韩国;周僖王三年(前679年),曲沃武公灭晋国大宗后即位为晋侯,又将其近臣姬万封在韩地,他就是后来所称的韩武子,其后裔为韩氏,后来参与三家分晋建立韩国。
周襄王十二年(前640年),秦穆公灭芮国、梁国,置少梁邑。当时晋国也占有韩邑等部分河西之地,与秦国常常处于拉锯状态。周襄王七年(前645年),秦、晋两国爆发韩原之战,晋军败,晋惠公被俘虏,河西之地尽归于秦。
周顷王二年(前617年),晋伐秦,取少梁。至春秋末期,少梁属魏氏领地。三家分晋后,魏国率先崛起,魏文侯任用吴起尽夺河西之地,秦国向西退至洛河以西,魏国置河西郡,并修筑长城,至今韩城龙亭镇还有魏长城遗址(战国),属第四批国保。
周显王七年(前362年),秦、魏爆发少梁之战,魏相公孙痤被秦献公俘虏,秦国势力逐渐向东扩张。后来至秦孝公时期,秦国彻底收回河西之地,与魏国隔黄河为界。秦惠文王时期,秦国大举东出,越过黄河占领大片原魏国所属的河东之地,少梁邑改置为夏阳县,属内史管辖。
此后夏阳县沿置九百余年,历属左冯翊、雍州冯翊郡、华州华山郡、同州武乡郡,至隋开皇十八年(598年)设韩城县,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改夏阳县,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改韩原县,后唐天成元年(926年)复名韩城县。金元明清四代,韩城设县,属同州。
韩城境内国保众多,是全国元代古建筑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现有大禹庙(国保四)、普照寺(国保五)、北营庙(国保六)、法王庙(国保六)、九郎庙(国保七)、庆善寺大佛殿(国保七)、紫云观三清殿(国保七)等元代古建,此外还有文庙(国保五)、城隍庙(国保五)、党家村古建筑群(国保五)、玉皇后土庙(国保六)、关帝庙(国保八)、华严寺(国保八)等明清古建筑。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