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千年史
温纶说过去
2024-09-15 13:34:34
法国最早的历史记载出自公元4世纪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学者的记录,那时正值凯尔特人广泛分布在欧洲中北部地区,其中一支高卢人占据今法国地区,在罗马人到来之前就已经使用钱币,修筑城堡,并用希腊字母来拼写高卢语,逐渐建立了先进的文明,以至于后来罗马人还从高卢语中吸收了许多借词,如剑(gladius)、马车(carrus)。
2世纪末,罗马人征服了高卢,后来凯撒又率领罗马军团平定了高卢叛乱,正因为高卢拥有不低于罗马的文明,这也成为凯撒最引以为傲的成就,写在了他的《高卢战记》中,为凯撒获得了极大的荣耀和威望。
因为高卢人不像分布在今德国的日耳曼人和分布在今英国的凯尔特人一样文明程度较低,因此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蛮族”,很快便吸收了罗马文化,在文化上与血统上都与罗马人进行融合,所以罗马的多神教传入高卢后广泛传播,在提庇留大帝时代,巴黎西堤岛上修建了一座祭祀罗马与高卢神祇的神庙。
5世纪以后,西罗马帝国灭亡,从北方来的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进入高卢,征服了这里的罗马化高卢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法兰克国王克洛维于496年定都巴黎并皈依基督教,遂在西堤岛罗马神庙遗址上建起一座圣史蒂芬大教堂,至6世纪时改建为圣艾蒂安大教堂。
六百年后的12世纪初,圣艾蒂安大教堂倒塌,巴黎主教莫里斯·德萨利决定建立一座新教堂。1163年,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见证下,巴黎圣母院正式开工,直至1345年,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正式竣工,前后历时近两百年。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时期,巴黎圣母院因为是巴黎主教座堂象征法国天主教势力而遭到破坏,圣母院数百年来珍藏的文化财宝被破坏或掠夺,大教堂被改为“理性圣殿”,革命的风潮过去后又改为藏酒仓库。拿破仑时期重新修复了教堂,却在二十多年后的七月革命中再次遭到破坏,暴乱者彻底摧毁了圣母院仅剩的彩色玻璃窗,巴黎当局甚至计划彻底拆除圣母院。
1831年,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出版《巴黎圣母院》一书引起轰动,法国人开始意识到这座建于中世纪的古建筑除了宗教意义之外的文化意义,于是发起了全国性的保护行动。1842年,法国决定修复巴黎圣母院,先后在建筑学家奥莱·勒·迪克、拉素斯和维优雷·勒·杜克等人的主持下,圣母院被全面整修,尖顶、圣器堂、国王画廊、中世纪高窗和13世纪的大门等都重新矗立。
1905年,法国颁布《政教分离法》,巴黎圣母院归属国有,从此彻底摆脱了宗教对其的桎梏,完全成为了一座见证法国历史、象征法国文明的文化宝库。
0
阅读:0
花开半夏
又涨知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