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古玉器】明代狮蛮纹玉带板20枚高清微距 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韩家洼明

睫毛上说风尘 2024-08-08 15:31:36

【走近古玉器】明代狮蛮纹玉带板20枚高清微距 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韩家洼明墓出土 ​​,现藏南京市博物馆 一、形制 明式玉带以镶缀20枚玉带板较为常见。带板各部分名称为:“三台”、“圆桃”、“辅弼”、“䤩(chá)尾”和“排方”。 1.“三台”指前部正中3枚一组带板,中间为1枚长方形板,两侧各1枚小长条形板; 2. “圆桃(六桃)”为桃形板; 3. “辅弼”为小长条形板; 4. “䤩尾”,为2枚弧首长方形板; 5. “排方”由7枚长方形板紧密组成。 二、尺寸 7块排方(长方形銙)通长7.8cm,宽4.8m,2块䤩尾(圭形)通长9.5cm,宽5.3cm。其他形状带板的尺寸没有,可以根据描述推断其大致尺寸范围。 三、纹饰 该套玉带板以白玉制成,玉质细腻。采用留边渐减地的雕琢方法浮雕“番人戏狮”(又称“狮蛮纹”)的主题纹样。具体特点包括: 番人形象:头戴尖帽,着短衣短靴,姿态各异,有的俯身牵绳,有的揎臂弄狮,形象生动。 狮子形象:瞋目露齿,腾挪跳跃,与人物互相顾盼,构图饱满匀称。不同带板上的狮子形态各异,有的回首凝望,有的后肢腾空,有的前足微提,有的曲身欲跃。 雕刻技法:以起突与阴线相结合的手法来凸显纹饰,剔地较深,形象边线向背部凹入,形成强烈的起突感。同时大量使用密集的阴线来表现狮子的毛发和人物的动态。 四、价值 该套明代狮蛮纹玉带板不仅展示了明代玉器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服饰文化研究:玉带作为古代贵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制、纹饰和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审美观念。该套玉带板为研究明代服饰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墓葬文化研究:作为墓葬中的随葬品,玉带板反映了墓主的身份地位和当时的墓葬制度。通过对其出土情况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明代墓葬的葬制、葬俗以及墓葬文化的变迁。 艺术价值:该套玉带板雕刻精美、构图巧妙、寓意深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上的“番人戏狮”纹样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还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明代玉器#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