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古玉器】一堆毛笔写上字的玉片片,怎么成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睫毛上说风尘 2024-08-02 18:09:14

【走近古玉器】一堆毛笔写上字的玉片片,怎么成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1长8.1厘米,宽5厘米 2长19.3厘米,宽3.7厘米 山西省侯马市晋国盟誓祭祀遗址出土,山西博物院藏。拍摄于南京博物院“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特展。 1965年12月,在山西省侯马市东郊浍河北岸的台地上,距秦村约0.5公里的侯马发电厂基建工地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玉片文物,绝大多数为圭形,最长者32厘米,另有圆形及不规则形。经统计共有5000余件,其中可辨认的有600余件。因为该玉片上文字刊载着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或卿大夫之间,于订盟誓约中所记载的言辞,因此被称作“盟书”。 盟誓遗址位于城东河岸的台地,在遗址中发现大量祭祀坑,坑中先埋入祭祀用的玉器,进而放置动物祭品和盟书。发掘盟书出土五千余片,以细腻泥岩制成的圭以及各式平板状的玉片为主,表面以毛笔书写盟誓内容----盟辞,辞文多以朱笔书写,少数为墨笔。从盟书的出土情况来看,可以想象当时人们为了订盟誓约,是如何在河边台地上进行庄严的祭祀活动,将盟书埋入祭祀坑中,以此来表达他们的诚信和决心。这些盟书所记录的内容,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更是那个时代人们信仰、价值观和社会关系的体现。 侯马前身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晋国晚期都城新田,自晋文公称霸诸侯后,晋国霸业延续一个半世纪,其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建都新田后取得的。 “侯马盟书”属于春秋晋国官方文字,出现约在公元前550年,是最早的用毛笔书写的书法真迹。其形体古雅、变化繁多、运笔出锋、蝌蚪笔法、回勾笔意,填补了我国书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空白,使我们在当时司空见惯的青铜铭文之外,见到与铭文字形和风格迥异、真正在社会上流行的发展完善的文字和书法。 盟书按内容主要分为宗盟和委质两大类,宗盟盟辞强调宗庙祭祀和守护宗庙,委质盟辞则是记录新加入的家族对举办盟誓活动盟主的誓言。侯马盟书不仅是重要的文献,更是以玉沟通人神理念的见证。1995年10月,“侯马盟书”被评为建国以来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侯马盟书”作为山西省博物院的十大镇馆之宝,其历史和文化价值不言而喻。它不仅填补了我国书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空白,还为我们研究春秋末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史料,填补了文献记载的某些空白,有助于我们全面客观认识新田时期晋国的历史和文化。#春秋玉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