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古玉器】越国鸡骨白龙首珩(高清微距) 战国中期,江苏省无锡市鸿山镇邱承墩出土,南京博物院藏。拍摄于南京博物院“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特展。 从我前面的文章可以看出,越国古玉受沁成鸡骨白的较多,这件尤其典型,从图片中可以观察到鸡骨白沁色与黑芝麻点同时存在。越国玉器为何多鸡骨白? 1.地理环境 越国地处东南沿海,地理环境多样,部分地区可能存在地热较高的现象。这种地热环境可能使得埋藏的玉器受热而逐渐钙化,从而形成鸡骨白的现象。 2.土壤酸碱度 土壤中的酸碱度对玉器的影响也十分重要。特别是酸性物质,如土壤中的HF酸,会对玉器表面产生酸蚀作用,导致玉器结构密度降低,进而形成鸡骨白。 3.墓葬环境 古代墓葬中的环境也可能对玉器产生影响。例如,墓室内燃烧火把(长明灯)可能导致局部墓葬环境温度升高,玉器受热而钙化。此外,古代墓葬中铺洒的石灰石遇水会形成石灰碱,也会对玉器造成侵蚀钙化。 4.玉器材质 越国透闪石玉矿极少,在江苏溧阳小梅岭,业内探勘到灰白色至浅青绿闪玉。据氩氩定年法检测,玉矿生成年代约120 Ma(1.2亿年),与邻近安徽凌家滩、良渚文化丁沙地、烟墩等遗址古玉料生成年代相似;透过电子微探仪(EMPA)分析,也可证明小梅岭闪玉与这三处出土闪玉的化学成份及矿物学特征等印记(Mark)相当近似。可据以推测梅岭玉可能曾被邻近地区史前先民所采用。但梅岭玉含有明显的“锶”元素,与浙江反山、瑶山出土良渚玉器成分不同。 透闪石玉是由透闪石与阳起石固溶体集合而成的单矿物岩石,基本成分为钙与镁的硅酸盐。成因有二:其一是从蛇纹石化超基性火成岩经交代变质而成,多为绿色;其二是镁质大理岩经过接触变质而成,多为白、青白、浅黄绿、灰绿、灰、黑及少量的正黄色。加之越国玉器喜用叶蜡石等传统材质,这些材质在受到特定环境因素的影响时,可能更容易形成鸡骨白的现象。 结合以上因素,可以认为越国古玉受沁成鸡骨白较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理环境、土壤酸碱度、墓葬环境以及玉器材质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越国古玉在保存和传承过程中更容易出现鸡骨白的现象。#战国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