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一个乞丐模样的老人在济南军区的大门前不断徘徊,杨得志将军听说后亲自来

同巍聊历史 2024-07-20 17:58:48

1971年,一个乞丐模样的老人在济南军区的大门前不断徘徊,杨得志将军听说后亲自来迎接:“老战友,你怎么落到这个地步!”   杨得志将军此时在济南军区担任司令员,他从外地回来,一听说这件事,就马不停蹄赶去迎接。   杨将军看着面前这个脸色黢黑、骨瘦如柴的老人,几乎认不出他从前的样子。   老人名叫侯礼祥,他在长征时期率部队强渡大运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即使身负重伤也没有退缩,是个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1939年,由于侯礼祥身上多重伤病累积,不能再跟随部队执行高强度的任务,无奈只能回到了家乡湖北省江陵县,做地下工作。   这就奇怪了,按说侯礼祥是红军老兵,该备受尊敬才是,怎么落得个乞丐的模样?而且他家乡在湖北,为何千里迢迢跑到了济南?   还是要从侯礼祥回到家乡说起。当初,组织安排他以地下党的身份,混入敌军担任日伪保长,为我军收集情报。   他回来后,担心身份被拆穿,便把能证明自己身份的材料、荣誉勋章等都收在一个箱子。为了方便打探消息,还借用家族里的祠堂开了一家馆子。   时局动荡,经常有其他村游手好闲的人到处闲逛,店里来的人也鱼龙混杂。一天夜里,侯礼祥和妻子都睡了,突然闯进来一群盗贼,洗劫一空。   “造孽啊!我的箱子让他们抢走了”   侯礼祥装材料的皮箱也被强盗偷了去,眼看追不回来,他盯着空荡荡的房间,气得捶胸顿足,难过了很久。   没过多久,他所在的组织内出现了叛徒,地下组织遭到破坏。侯礼祥为隐藏身份躲了起来,没想到自此以后就跟上线断了联系。   此后他多次尝试联系上级,可是又没有材料证明身份,无奈脱离了党组织。   侯礼祥没办法,还得养家糊口,这位曾经的红军团长就此当上了农民,跟着乡亲们一起干农活。   新中国成立后,侯礼祥继续跟着集体劳动。有时候闲下来,他时不时跟乡亲们说起自己当红军长征时的日子,眼里满是骄傲,可是大伙只当他是吹牛皮。   “简直是说笑话,你才去了几天就当上红军团长?你是团长,我还师长嘞!”   侯礼祥对此苦恼不已,可是没有人能证明他的身份。时候久了,自己觉得有些憋屈。   没过上几年安稳日子,侯礼祥被人发现了之前当过特务。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乡里老一辈的人知道他干过叛国投敌的勾当,都明里暗里戳他的脊梁骨。   “听说村里有国民党的特务,吹破牛皮还说自己是红军,脑子有问题吧”   “你听我说,我真的是地下党,组织上交给我任务去打探情报我才去的……”   乡亲们的讽刺像钉子一样扎在侯礼祥的心上,他发誓,一定要证明自己的身份。   可是这条路并不好走,档案上侯礼祥的名字被记成了“李祥”,名字对不上,各方都不信他是红军。   1961年偶然的一次,侯礼祥从报纸上看见曾经的首长杨得志。思虑过后他写了一封信,希望杨将军能证明他的身份。   杨得志很快回了信,只是这封亲笔证明信不但没能帮他,反而给他又新加了一个“伪造中央首长来信”的罪名。   种种迹象表明,侯礼祥就是汉奸叛徒,很不幸地被送往林场接受劳动改造。   至1971年,侯文彬已经在林场劳动了十年。   他又一次在报纸上看见了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的消息。他想,这次或许是个机会,只有首长能证明自己是红军。   100多里路,他从林场出发足足走了100多里才到沙市。靠着好心人的帮忙坐船去了武汉,又历尽千辛万苦才到济南。   经过了长途跋涉,侯文彬衣衫褴褛的样子杨得志看着很是心疼。知道他此行的目的后,杨得志紧紧握着老战友的手,对他承诺。   “你放心,只要我做得到的,我一定帮你”   1973年,杨得志工作调度途经江陵县,记起侯文彬的家乡就在附近,于是前去探望。没成想,到了乡里问起侯文彬的名字,乡亲们都是一副嗤之以鼻的样子。   “他是个国民党叛徒,首长你来看他干嘛”   杨得志没想到,侯文彬此时的身份还没有澄清。他亲自作证,洗清了侯文彬的身份嫌疑。   时隔三十年,侯文彬的红军团长身份终于得到证实。    侯文彬,这个不计个人得失、无私风险的革命老人。他被正名的那刻,也提醒着后人,每一位为国家、为民族默默付出的人,都应被铭记于心。    

0 阅读:125
同巍聊历史

同巍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