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已经病重的彭德怀躺在床上,他握住彭刚的手说道:“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和你父亲葬在一起,可我害怕玷污他的名声。” 看到这一幕我们不禁追问,彭德怀元帅为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却为何说出这样的话?而他嘱托的对象彭钢又与之有什么样的渊源? 原来,彭钢是彭德怀二弟彭荣华的女儿,在弟弟为革命牺牲后,便将他留下的孩子接到身边抚养,并对其视如己出。 彭德怀的不测遭遇还要从1959年说起。 那一年,彭钢考上了军事电信工程学院,即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她知道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了,匆忙赶回家想要快一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伯伯。 “伯伯我考上了,我终于考上了,我马上就能和您一样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了!” 刚跑入院子,彭钢来不及歇息一刻,便大声呼喊着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彭德怀。 然而,和彭钢想象过伯伯一定会喜上眉梢的情景不同,彭德怀只是默默转过身,对她点了点头,然后便轻轻叹了一口气,独自走进了屋里。 彭钢的雀跃与期待一下子落空,难掩失落地对旁边的伯母说:“我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让伯伯这么失望?” 浦安修温柔地抚了抚她的头,轻声解释道: “你一直都是伯父心里的好孩子,怎么会怪你呢?伯父出了事,他现在处境很不好,不如你别再读军事专业,去换一个专业读吧。” 彭德怀闻言却又走出来,制止妻子道:“一派胡言,别和小孩子说这些,即使我做错了事情也会一人承担的,绝不会牵连后辈!” 说罢,他将彭钢带入屋内,郑重地嘱托道: “你还是要好好读书,成为一名对国家有贡献的军人,不要因为我便质疑你原有的信仰。” 彭钢见伯伯神情如此坚定,便用力地点了点头。 很快,彭德怀便迁出了中南海,搬入吴家花园。而彭钢也受到了牵连,被迫休学返回北京,打算借此机会好好陪伴伯伯。 再次见到彭德怀时,他正在吴家花园后院中辛勤地耕作着。 三年未见,伯伯不再如初见时那般英姿飒爽,日夜操劳中人瘦削不少,眼眶处更是显露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彭钢见状,心疼不已。顾不得放下手中的行李,便扑过去紧紧抱住伯伯失声痛哭着。 彭德怀眼神中露出了许久未见的慈爱,拍了拍她的后背说道: “好孩子,都长这么大了,你要坚强。更要相信,眼前的困境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彭钢听后不再哭泣,用手抹干眼泪,坚定地对彭德怀说: “伯伯,我已经长大了,可以为您分担了,有没有我可以帮你做的事情?” 彭德怀听后舒展了愁容,露出了罕见的微笑: “这就对了,你随我过来,我有一样东西要给你看。” 走进书房,在一张破旧的书桌上,彭德怀拾起了一沓早已褶皱的纸张,轻轻抖落上面的尘土,严肃地递给彭钢,对她说: “这是我给中央和主席写的书信。我之前所有提出的意见都是有依据的,是做过大量调查研究和实践得出的结论,农村搞的‘大兵团作战’‘深翻土地’,完全没有考虑实际情况。 至于那些浮夸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我这几年不断地耕种也可以证明这一点。你要将这封信的内容牢牢记住了!” 由于情绪过于激动,彭德怀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那破败不堪的桌子突然受力,便不住地摇晃着,发出吱吱的响声。 彭钢虽然不能完全理解彭德怀的话,可他心中坚信伯伯一定蒙受了巨大的冤屈,于是便用了数个日夜把那封“八万言书”牢牢地背了下来。 直到彭德怀去世后,彭钢渐渐明白了他当年让自己背下“八万言书”的用意,于是便一直找机会为他平反。 终于在4年后,通过王震的帮助,彭钢亲手写了一份平反书,递交到中央。 同年12月,中央为彭德怀举行隆重的悼念会,正式为彭德怀的平反。 望着这一幕,彭钢欣慰地笑了,她知道伯伯的愿望已经实现,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也要继续实现自己的梦想。 多年过去,彭钢成为“军中女包公”,从事纪检工作多年,一直刚正不阿,秉公处置。 为人处事继承了伯伯的遗风,待人她真诚而正直,处事中更是尽显横刀立马的将门风采。
1974年,已经病重的彭德怀躺在床上,他握住彭刚的手说道:“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和你
同巍聊历史
2024-07-15 11:04:35
0
阅读:1372
挚爱一生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