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陈布雷劝谏蒋介石不能“只打老虎、不拍苍蝇”,老蒋知道他意指孔宋两家,

同巍聊历史 2024-07-14 16:04:10

1948年,陈布雷劝谏蒋介石不能“只打老虎、不拍苍蝇”,老蒋知道他意指孔宋两家,便反问道:“听说你的女儿是共产党?”   谁料,陈布雷先生听罢当场大汗淋漓,不知所措。不久后,便留下遗书,吞安眠药自杀身亡。   陈布雷是鼎鼎有名的国民党“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蒋介石所发的诸多文章,都是由他代笔。   他是国民党员,女儿怎么会成为中共的地下党。   其实,陈琏自小由外婆抚养,二人交流次数屈指可数,父女间的隔阂自然不言而喻。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父亲带着陈琏撤退到重庆,在合川国立二中念书。这所学校收容了苏沪浙等沦陷区的许多流亡师生,因此,校内掀起了蓬勃的抗日救亡国运动,救亡图存的氛围极为浓厚。   陈琏的思想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她深受感染,以笔杆为枪杆,写了很多文章抒发自己对抗日救亡的见解。   就是在这里,中共地下党组织发现了陈琏的进步思想,开始秘密发展她加入共产党。   至此,陈琏走上了和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   1939年陈琏考上西南联大,临行前,她和父亲有过一段谈话。   “怜儿啊,现在世道何其艰难,一不小心就会丧命。你有救国之心固然是好,只是不要跟政治扯上关系。你有救国之心固然是好,只是不要跟政治扯上关系。”   陈布雷不断摩挲着手指因常年写作磨出的老茧,不知该怎么劝女儿才好。   目睹此景,陈琏心中不免泛起一阵酸楚。可是听见父亲的话,她不自禁反驳道:“国家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几近亡国边缘,无数先驱前赴后继地投身于抗日斗争,我作为青年,岂能袖手旁观呢?”   陈布雷不知道,陈琏此时已经是一名地下党员了。他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任由陈琏去了。   陈琏在西南联大执行任务时,结识了袁永熙,也就是她后来的丈夫。   陈琏和袁永熙于1947年结婚,婚礼十分隆重,许多政府官员、社会名流都来祝贺这对新人。来宾中有一位与陈琏当时的同事,名叫田仲英。由于田仲英与袁永熙之前并无交集,二人于是各自递上了名片。   也就是这张名片,引来了之后的祸事。   同年间,国民党当局侦破了北平的一处地下电台。在特务的严刑拷打下,台长李政宣叛变,他不但供出北平情报系统的成员田仲英,还透露了地下党中有个姓袁的年轻人。   特务当即逮捕了田仲英,并在其家里搜到了袁永熙的名片。   9月24日,特务闯进陈琏和袁永熙的家,一番搜查后,搜出了"民青纲领"等文件。他们如获至宝,将这些文件看作二人“通共”的关键证据。   夫妻二人虽然事先对好了口供,说从前经闻一多先生(当时已遭特务暗杀)介绍,成为了“文青”,后来因事务繁忙早就脱离“民青”。可是特务不听解释,随即逮捕了他们,从北平押解至南京。   在狱中,夫妇二人守口如瓶,不肯暴露一点消息。特务甚至采取离间之计,声称对方已经招供,最终也没有得手。   陈布雷平时看起来严肃,可十分疼爱陈琏。听闻女儿入狱,他顿时五雷轰顶。   思来想去之下,陈布雷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女儿陈琏、女婿袁永熙,因‘共党嫌疑’自北平解抵南京,该当何罪,任凭发落,没口无言。”   蒋介石虽然对“涉共”事件痛恨,可是他终究信得过这位跟随多年的心腹。再三哀求下,蒋介石终于同意。几天后,特务释放了陈琏。   出狱后,陈琏重新和中共取得联系,继续从事地下工作,一直坚持到革命胜利。   多年后,一群人不分青红皂白,翻出来多年前陈琏父亲去世的报纸,对此大做文章,甚至公开大肆批判陈琏。   陈琏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还要一边处理繁杂的公务,一边照顾三个孩子。   “我的信仰从始至终就没有改变,我对得起党,我问心无愧。”陈琏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她的意识有些恍惚,可是眼神依旧坚定。   1967年11月19日,她打开房间里的窗户,回想自己这些年的遭遇,心中悲愤交加,泪水几乎要夺眶而出。   她从楼上一跃而下,陈琏的一生就此终结了。   1979年,中央领导为其题词:家庭叛逆,女中英豪。   陈琏的一生,是对信仰的坚守和对革命的执着追求,即使在面对极大的压力和逆境时,她也未曾放弃自己的信念,用生命捍卫了崇高理想。  

1 阅读:3213

评论列表

klrs

klrs

33
2024-07-15 12:47

向每一位革命先辈致以崇高的敬礼!

同巍聊历史

同巍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