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沈阳,一名警卫员突然钻到一位军人伞下躲雨。几天后,警卫员接受审判,却对军人咆哮道:“就是他陷害的杨靖宇!” 此番话一出,在场的人心中顿生出寒意。 “我刚见过他,他就在北京当官!”警卫员脸色涨得通红,一脸义正词严的模样。 这年国家发起镇反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肃清反革命分子,而这名警卫员就是被发现汉奸身份而遭逮捕。 那么,警卫员所说的叛徒到底是谁?他为何知道杨靖宇的遇害真相,又是如何成为解放军? 其实,这名解放军是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杨靖宇将军最信任的得力助手程斌。而检举他的人名叫刘其昌,曾是程斌的警卫员。 1940年,程斌将一手将自己培养起来的杨靖宇逼入了绝境。杨靖宇将军牺牲以后,他就成为日军的得力爪牙,先后前往热河、山西作恶。 然而未等他作恶太久,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 靠山倒了,程斌为逃避审判,趁着我军到来之前,将指挥部里的日本人全部处死,并假装成抗日义士,投靠了国民党军队。 可是随着解放战争即将胜利,国民党败局已定,他便立马抛弃了原先的部队,带着家人到北平隐居。 但很快,北平解放。这些年的经验使他明白,要想活下去就得敢冒险。 程斌胆大地做出了一个决定,那便是伪造身份履历。 为了混进解放军,程斌将自己装扮成革命的进步分子,他受过教育、有文化,所以伪装起来得心应手。 此外,程斌还改了名,与自己的过去划分得一干二净。 “我叫陈子平,家住在北平,申请加入华北野战军,解放全中国!”程斌就这样改名换姓,隐瞒了他过去的全部罪恶。 当时全国战局态势紧迫,南方大部分地方仍由国民党势力牢牢把控,一些人员的安排上抽不出时间和精力细细盘查。所以对于程斌身份的真伪问题,未能进行全面的核查。 1949年2月,程斌成功混入解放军华北军区后勤部军械处,还当上了一名干部。 据程斌当时的同事回忆,他在工作上表现得非常勤奋刻苦,可以说是一路高升。 1951年4月28日,警察直奔北京军事管理委员会。而此时程斌已经升至物资储备科科长,正坐在办公桌前整理资料。那时他已经四十岁,两鬓可见斑白。 看见突如其来的警察,程斌的眼底闪过一丝不被察觉的慌张。 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心中不安。 那天下着雨,程斌撑伞在雨中慢悠悠走着。突然伞底下闯进来一个人躲雨。等程斌看清那人的脸,呼吸不由得一滞。 程斌立马认出了,这人是当年在东北抗日联军中跟随自己叛逃下山的警卫员刘其昌! 两人不发一言,但心中犹如惊涛骇浪! 分开后,程斌立马向公安部举报了刘其昌,心想:抓住一个现行反革命,岂不美哉? 其实他不知道,刘其昌也认出了这个忘恩负义的叛徒。几天后刘其昌被捕,指证了潜藏十几年的罪人。 警察的到来打了程斌个措手不及,隐藏多年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当初,程斌跟随杨靖宇征战多年,对他十分了解。于是在向日军投降后,程斌亲自带领日伪军围剿抗日联军。 他为虎作伥,竟在短时间内摧毁了抗联在山里储存粮草和枪支弹药的70多个密营,杨靖宇也被逼入弹尽粮绝的境地。 在程斌投降之前,日寇与杨靖宇作战时,因怕遭到偷袭不敢在山里过夜,程斌部队借此机会在山里休息。 天一亮,等敌人进山时,抗联的部队早已无影无踪。程斌摸清了这一特点,于是日寇白天围剿晚上休息,程斌则率部白天休息晚上围剿。 如此一来,抗联部队毫无休息时间,战斗力直线下降。 正是程斌的助纣为虐、穷追不舍,一步步使杨靖宇陷入绝路。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同年5月12日,程斌被热河省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并于当日在承德执行枪决,结束了他糊涂的一生。 程斌曾是一位英勇的抗日战士。然而,在诱惑与压力面前,他选择了背叛。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许多人在信仰与生存之间挣扎的缩影。 历史是公正的,无论程斌如何伪装,最终无法逃脱正义的审判。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坚守正义,才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国家和民族。
1951年沈阳,一名警卫员突然钻到一位军人伞下躲雨。几天后,警卫员接受审判,却对
同巍聊历史
2024-07-09 16:03:21
0
阅读:1501
青草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晨风
应该凌迟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