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吉安处是我家,我把他乡当故乡——围塔漏斗龙坪侗寨,距龙胜县城60多公里,自古就是侗族集聚中心,而寨内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的杨氏鼓楼,则是我们龙坪侗家人集会议事的中心。这座桂北典型的过街鼓楼,历经数百年风霜,始终屹立,向世人诉说着侗寨的世事变迁。古话说“三百龙坪八百等,九百广南不用问”,讲的就是龙坪、平等、广南三地的规模,木吊脚楼一座连着一座,历经千百年岁月,大多依山傍水,依旧鳞次栉比。“瑶家住山头,侗家住水头”,选择依山傍水的环境作为居住地,是我们侗家人千百年来留下的习俗。山是脊梁,水是血脉啊。 吴家何年何月迁来龙坪,谁也说不清,但有一点我们都晓得:我曾祖父前后有两任老婆,拢共生下七男四女,十一个儿女,因为人丁兴旺,自然要多建房屋,靠山边那座最抢眼的四合院就是吴家的。 那年冬天和往常不太一样,按村老的说法,就是有些不太平。 那是1934年12月,乡公所的人宣传说,山那边有支红军要过来,吓得还没等他们走近,龙坪寨的人们早已躲得远远的,粮食也全部藏了起来。村里就剩些走不动的老弱病残。 我们侗族在两地交界的山顶上,都有人放哨,像以前的消息树(旧时老百姓为对付入侵者,在山坡上放一棵消息树,如果老远看到敌人来了,就把
得吉安处是我家,我把他乡当故乡——围塔漏斗龙坪侗寨,距龙胜县城60多公里,自古就
洞斌2000
2023-08-05 20:05:4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