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阿姨今年56岁,家住一个南方的小镇。她是个性格要强的人,年轻时为了家庭拼命操劳,两个孩子都被她辛苦地拉扯大,如今成家立业。原本想着日子渐渐清闲,自己也该享点福,可最近几年,她却被一个难言之隐折磨得不轻。
刘阿姨发现自己下体总有个奇怪的“肉球”,刚开始只有指尖大小,蹲下用手一推还能回去,可后来慢慢长到了鸡蛋那么大。更让她尴尬的是,这个肉球偶尔还会引起小便失禁,一咳嗽或大笑,就控制不住尿意。她自己在网上查了查,越看越怕,担心是不是长了肿瘤。但她不好意思告诉家人,悄悄找了个周六去了市人民医院的妇科门诊。
小心翼翼的开场“医生,我……下面有个东西,像个肉球。”刘阿姨压低了声音,显得很局促。
妇科门诊的赵医生耐心地微笑着说:“阿姨,别紧张。我们今天先详细聊一聊,然后做个检查,看看具体是什么情况。”
赵医生开始详细询问病史:“这个情况多久了?有没有什么不舒服,比如疼痛、流血、或者小便异常?”
刘阿姨红着脸回答:“差不多四五年了,刚开始小小的,后来慢慢长大了。最近咳嗽、用力的时候,总觉得它掉得更厉害了,连走路都不太舒服,甚至漏尿。”
“嗯,这个肉球能自己推回去吗?平时有没有便秘或者长期咳嗽的情况?”赵医生继续问。
刘阿姨点了点头:“可以推回去,但走一会儿又掉下来了。便秘倒是经常有,咳嗽也有一点,可能是因为年轻时候干活累,伤了身体。”
赵医生心中已有大致判断,但为了确诊,建议刘阿姨进行妇科检查。
检查与诊断:真相揭晓妇科检查发现,刘阿姨的阴道前后壁均有明显的膨出,尤其是阴道前壁的肉球在用力时突出明显,触诊后确诊为重度盆腔器官脱垂(子宫脱垂伴膀胱膨出)。同时,赵医生还安排了尿动力学检查,发现她有轻度压力性尿失禁。
赵医生耐心解释:“刘阿姨,您的情况主要是盆腔器官脱垂,这是因为盆底肌肉和韧带松弛导致的。就像一张撑久了的网,网眼变大了,器官就掉下来了。您这个情况已经到了三度,必须采取治疗。”
什么是盆腔器官脱垂?为了让刘阿姨和家属了解病情,赵医生拿出模型详细讲解:
什么是盆腔器官脱垂?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是指支撑子宫、膀胱、直肠的盆底肌肉和韧带松弛,导致这些器官从正常位置下移,甚至脱出阴道口。常见原因:分娩损伤:多次分娩或难产会导致盆底结构损伤。
年龄增长:绝经后雌激素下降,组织弹性减弱。
长期腹压增高:如便秘、慢性咳嗽、搬重物。
遗传因素:一些女性的盆底组织较为脆弱。
分级和症状: 根据脱垂的程度分为四级:一级:轻微脱垂,无明显症状。
二级:脱垂接近阴道口,可能有轻度不适。
三级:脱垂物明显突出,伴有尿失禁等症状。
四级:器官完全脱出阴道外,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刘阿姨的治疗选择赵医生向刘阿姨和她的儿子详细说明了治疗方案:
保守治疗(适合轻中度患者):盆底肌锻炼:通过凯格尔运动加强盆底肌。
佩塞器(Pessary):一种支持性装置,可暂时支撑脱垂的器官。
手术治疗(适合重度患者):阴道子宫切除术和盆底重建术:通过手术切除子宫并重建盆底支撑结构。
网片植入修复术:适用于严重膀胱膨出或直肠膨出的患者。
赵医生建议刘阿姨选择手术治疗,因为她的脱垂已经达到三级,保守治疗效果有限。
消除手术疑虑刘阿姨听到手术,显得有些犹豫:“医生,这个手术安全不安全?我都这个年纪了,会不会有后遗症?”
赵医生安慰道:“刘阿姨,您放心,这种手术已经非常成熟了。我们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案,手术风险很低。至于后遗症,只要术后注意护理,比如避免提重物、坚持锻炼盆底肌,一般不会复发。”
刘阿姨的儿子也在旁边打气:“妈,您放心吧,您平时这么辛苦,我们一定会好好照顾您,让您安心养病。”
手术与恢复最终,刘阿姨同意手术。赵医生团队为她安排了阴道子宫切除术,并进行了膀胱膨出的修复,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2天,刘阿姨已经能下床活动,赵医生再次叮嘱她:
术后护理:术后1个月避免提重物和剧烈活动。定期复查,观察盆底恢复情况。生活习惯改变:坚持盆底肌锻炼。改善饮食,避免便秘。盆腔器官脱垂的流行病学与预防赵医生还给刘阿姨和家人科普了关于盆腔器官脱垂的重要数据:
流行病学:据《柳叶刀》(The Lancet)的研究,全球约有11%的女性在一生中需要接受盆腔器官脱垂相关手术。
中国的数据显示,50岁以上女性中约40%有不同程度的盆腔器官脱垂。
预防建议:年轻女性应尽量避免频繁生育,分娩时注意保护会阴。
养成定期锻炼盆底肌的习惯。
避免长期便秘、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因素。
刘阿姨的重获新生术后一个月,刘阿姨再次来到诊室复查。她脸上挂着轻松的笑容,告诉赵医生:“现在走路都轻松多了,再也不用担心那个肉球掉出来了!真是多亏了医生的帮助。”
赵医生笑着回答:“刘阿姨,身体是自己的,早发现早治疗才是关键。以后要记得坚持锻炼盆底肌,注意生活方式,让身体越来越好。”
这个故事不仅是刘阿姨的重生经历,也为所有女性敲响警钟:当身体发出求救信号时,不要害羞或忽视,及时就医才是对健康的最佳负责!
一动手术,怎么恢复如初,简单的针灸就能恢复如初,这该怎么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