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噱头还是实际需要,车企为何热衷于让人形机器人打螺丝?

数据读城 2024-11-21 12:00:07

国产汽车品牌的激烈竞争愈发激烈,已经延伸至人形机器人领域,多个头部车企要么投资人形机器人研发,要么深入自研人形机器人,要么与该领域的优势企业合作将其产品于生产线上应用。

人形机器人在汽车生产线上打螺丝正成为一道风景,也将成为其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一环,研发机构获得产品验证,车企收获数据与劳动力,行业转型升级加速,多赢局面就此形成。

很大程度上,车企扎堆人形机器人赛道,并非营造噱头,而是其充分发挥自身软、硬件及需求场景优势的必然举措。

从硬件方面来看,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与人形机器人产品所需要的大量零部件,在供应链上存有不少重叠之处,技术相通、成本易控;从软件方面来看,于自动驾驶等方面深耕的车企基本有着优秀而足量的人工智能研发团队,可以轻松切入人形机器人所在的具身智能领域。

对于人形机器人的功用,车企的目标明确,让其在门店提供服务导购意义不大,在自动化工厂里打螺丝才能带来最好的性价比。车企运用人形机器人,是对其生产能力与效率的又一层保险,从诸多车企已经公开的生产线场景来看,多是以科技感、未来感给人深刻印象,人形机器人的加入将在提高效率与品控的基础上增加这一调性。高投入与长周期的特点,注定了车企无法将人形机器人玩成主业,但就目前而言,其对车企的品牌形象有很大的助力。

发力人形机器人,有助于车企的技术积淀更好转化,其所带来的技术外溢还可惠及其他细分赛道。这一点上,国产车企的最大竞争对手特斯拉是极好的典范,在人形机器人方面,特斯拉目前处于绝对的领先态势。

以比亚迪等国产车企不断扩容的用工需求来看,高素质产业工人群体始终是核心。因此,“人形机器人的大量采用将使得车企减少基础产业工人岗位数量”的说法并不成立,在车企越来越科幻化的生产车间里,应用技术更为成熟、数量不断增长的常规工业机器人才是主力,在高精度定位、低延迟、实时控制、数据采集、增量训练等能力方面都还在摸索阶段的人形机器人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甚至于,对于当前陷入产量、排名激烈争夺的新、老汽车之城而言,人形机器人应用与否暂时掀不起多大的浪花。

对于国产车企来说,入局低空经济打造飞行汽车只是一道选择题,可以放弃,而进入先进制造领域注重人形机器人则是一道必答题,可以带来更多的实际效益与股价的想象空间——在车企的总装车间里,打通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的“最后一公里”,听起来就是一个利好股价上扬的故事。

现行情况下,每一个车企都更愿意将自己定位为“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此时,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硬核科技是最好的加分项。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