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陈毅在南京的一次座谈会上说。
“淮海战役原来设想的规模很小,只打算由华东野战军在徐州和海州之间消灭黄百韬兵团后解放淮阴、淮安。后来,中原野战军进展快速,攻克郑州、开封。中野由开始的配合作战,发展到攻克宿县,直接参战。两个野战军合起来越打越大,越打越奇,我们也越打越高兴。”
其中,他特别提出了攻克宿县一仗。
为什么?
因为,这是淮海战役得以扩大,达成歼敌55万大战的关键一招。
最初,华野代司令员票裕向中央军委建议,华野主力攻克济南以后,即行南下,攻占两淮(淮阴、淮安),乘胜收复宝应、高邮,然后攻占海州、连云港。按照这个目标,他称之为淮海战役。中央军委复示同意。
其实,按照粟裕的建议,淮海战役远远没有后来那么大,只是打黄百韬一个集团。后来为什么大战范围扩大了呢?
源自于刘伯承的决策。
在淮海大战打响前三天,11 月3日,刘伯承提出了攻取宿县、斩断徐蚌之计。
这是在中原军区的作战会议上提出来的。刘伯承说:
“蒋军重兵守徐州,它的补给线只有一条津浦路,怕被我军截断,所以令孙元良兵团到宿县,今天已经全部到达。昨天陈、邓预料,刘汝明可能放弃商邱东逃,邱清泉也可能移到徐州附近。从今天得到的情报看,有这个趋势。所以,只要不是发生重大不利的变化,陈邓主力应力求首先夺取宿县,截断徐宿间铁路,造成隔断孙兵团,会攻徐州的形势。这就是说,从我军会战的西南面,斩断敌军中枢。用这个打法,定能收到极大的效果。这样打,不仅孙兵团可能撤离宿县北援,便于我在运动中给以歼击。邱兵团也可能因而被迫南顾,减轻他东援黄百韬对我军的压力。这对整个战役必定大有帮助。”
会上,大家赞同这个主意。刘伯承叫李达立即拟好电稿,向中央军委和陈、邓建议。
早在半个月前,中央军委提出过“直出徐蚌线”的战略构想。那是打下郑州的前一天。毛泽东电示陈、邓:在攻克郑州之后,“迅速全军东进,相机攻占开封,或者不打开封,直出徐蚌线,不但钳制孙元良、刘汝明,并日钳制邱、李两兵团各一部”。刘伯承这一着,不但完成了毛泽东的这一战略构想,而且大大扩展了它;不只是直出徐蚌线,而是道它截断,不只是起钳制作用,而是把徐州蒋军包围起来,不让他们南下逃跑。刘伯承的一盘棋,是一步活跃全局的高棋,立即得到了陈、邓和中央军委的同意。
但是,中央军委远离战场,还是不很放心。毛泽东于11月5日致电陈、邓,提出两个方案请他们考虑:“第一方案,你们到永城后不停留,继续东进,完成对宿县的包围,然后看情况,好打则攻歼之,如敌援甚快不好打,则打援敌。第二方案,以一部破徐蚌路,以主力打蒙城,得手后大破宿蚌路。”
陈、邓根据战场情况,决心打宿县。
于是,11月10 日,刘伯承赶到前线,与陈、邓会合。刘伯承说:“战机稍纵即逝,必须决战速决!”
11月12日,三纵和九纵各一部发起战斗,15 日17时开始总攻,激战至15日24时结束战斗,全歼守敌1.2万余人。把蒋军这条中枢生命线,拦腰斩断了。
中央军委十分高兴,对刘伯承的气魄和智慧极为赞赏。毛泽东后来在电报中说:在“淮海战役发起前,我们估计可能消灭敌人18个师。但对隔断徐蚌线,使徐敌完全孤立这一点,那时我们尚不敢作这个估计。"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刘伯承打宿县决策的前后经过以及刘伯承的征战奇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销量已过百万册,曾,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
军神
粟裕建议的
电影里的台词,刘帅说要嘴里吃一个,筷子夹一个,眼睛看一个。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打宿县是军委先提的,陈邓附和,刘帅强调
杜聿明率军西撤再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