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军事学院成立后,刘伯承请廖耀湘当军事老师,学员非常不满:“打了败仗的,怎么能教打了胜仗的?”
廖耀湘一走上讲台,教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
台下坐着的,是曾经在战场上与他交锋的解放军高级将领,他们之中有人对他是心存抵触的。
教室中对廖耀湘的质疑声里此起彼伏,这让他有些尴尬,刘伯承则是耐心地跟大家沟通。
他坦言自己也是旧军官出身,革命不分先后,这些教员都是经过毛主席和周总理同意的,他们愿意为解放军传授军事知识。
刘伯承的这番话,让教室里的气氛逐渐缓和下来,他们也愿意接受廖耀湘。
刘伯承的革命生涯,是值得尊敬的,红军长征时期,他担任红军总参谋长,为红军的战略转移立下汗马功劳。
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领八路军129师驰骋太行山,威震敌胆。
解放战争时期,他指挥中野、二野,为新中国的诞生浴血奋战。
他深知,解放军的胜利,靠的是无数将士的英勇奋战,但要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军队,仅靠战场经验是不够的,更需要系统的军事理论知识。
为此,刘伯承向中央军委提议成立一所现代化的军事院校,他的提议得到了毛主席的鼎力支持。
1951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在南京正式成立,刘伯承担任院长,并亲笔题写了“努力学习,保卫国防”的校训。
可办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刘伯承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师资力量不足。
解放军虽然名将辈出,但能够系统地传授军事理论的人才却凤毛麟角。
面对这一难题,刘伯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国军被俘将领中选拔教员。
这个决定当时引起了不少轰动,就连一些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也都不太明白,那些国民党将领,是他们的手下败将,为何还要请他们来教学。
可刘伯承心意已决,他选中了廖耀湘,向他发出了邀请。
廖耀湘得知后十分震惊,他不明白为什么会选择自己,心中有些忐忑。
刘伯承选择他,也是有原因的,廖耀湘毕业于黄埔军校,后来还到法国圣西尔军校进修过,他在国民党军队中算是为数不多的专业将领。
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领新六军屡立战功,成为国民党五大王牌军之一。
在辽沈战役中,他担任第九兵团的司令员,但最终战败被俘。
最初,廖耀湘是拒绝的,他面对的,是以前在战场上和自己对过的解放军高级将领。
如果他去上课,可能双方脸色都不太好看,可刘伯承的诚意打动了他。
刘伯承深知廖耀湘的军事才能,他希望廖耀湘能够放下思想包袱,将自己的军事知识传授给解放军学员。
他多次邀请,廖耀湘终于同意试试看。
不过,廖耀湘一走上讲台,教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
教室中对他的质疑声此起彼伏,刘伯承耐心地跟大家沟通。
刘伯承的解释,让教室里的气氛逐渐缓和下来,学员们开始认真聆听廖耀湘的授课。
廖耀湘也不负众望,他将自己在缅甸抗日战争中积累的小部队战术、森林战法倾囊相授。
同时,他结合辽沈战役的经验教训,对解放军的建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这堂课结束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都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廖耀湘的认可。
刘伯承之所以邀请廖耀湘担任教员,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这体现了共产党人不计前嫌、唯才是举的胸襟,也展现了新中国对人才的渴望和尊重。
刘伯承的做法,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答案:化干戈为玉帛,将曾经的敌人转化为建设新中国的力量。
1961年,廖耀湘被特赦,成为文史专员,致力于历史研究,直至1968年,他因病去世。
鄙人常乃超,不善奔跑
廖耀湘的步炮协同还是有一套的
这就是胸怀
刘帅是个纯粹的人
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有!
国民党坚持了4年,联合国军只坚持了一年多
能抗的住解放军的也就国民党了
丁伟一个师扫他一个军,自此老丁有了铁扫帚之称。
刘帅功在千秋,为解放军正规化打下牢固基础
不拘一格用人才是我党我军的“致胜法宝”宝!
心系国家,公正无私才能眼界高远,坦坦荡荡,不拘一格,惟才是举。致敬一代军神!
打仗是一个团队的事,个人指挥能力再强,执行不下去,没各项支援,没友军配合,也是望洋心叹。
先当人家先生,再当人家学生 才能长远 乃至超出[哭笑不得]
刘帅国之栋梁
刘帅军事素养最高,他请的老师绝对有过人之处。
我知道那个刺头叫李云龙了。
天王老子来了这人也是常乃超
国军将领也是有才的,只是时势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