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四野能打仗的战将不在少数,李天佑、韩先楚、邓华、梁兴初、吴克华、钟伟等等。
要说没有打过失利仗,而且打仗很硬的还是韩先楚,从四纵副司令到三纵司令员,他参加指挥鞍海战役、新开岭战役、四保临江战役、梅河口战役、奇袭威远堡,打义县,攻锦州、战辽西,解放海南岛。这些仗都是硬仗、恶仗,也有些是险仗。
在他的指挥下,部队打得出色,有战绩,所带领部队被称为“旋风部队”。
对于在四野里,没有打过失利仗的他,怎么在1949年只是兵团副司令,从能力,战绩上可以挑起兵团司令员大梁。
从战绩来说,韩先楚打仗有一套,俗话说:强者从不抱怨环境!有什么的条件,打什么样的仗。
在他的作战思维里,从来都是少数人。别人说先打弱地,再打强敌。他就因情况,打强敌,弱敌不攻自破;别人说打稳妥的仗,他因情况,打出其不意的险仗。总是,以少数赢得上级的支持,而且每次都能取得大胜利,如四保临江作战,以及奇袭威远堡。
从资历来说,韩先楚并不算深,在东北的军事干部,参加革命早的比比皆是,不缺乏能征惯战的。四野组建4个兵团,萧劲光是他的直属上级,程子华是冀察热辽军区主官,他俩都是有分量的将领。
对于刘亚楼、邓华,他俩的威望和能力也很突出,虽然过去是政工干部,如今转为军事主官打仗很有一套。
这四位司令员,过去都是政工干部,也都干过军事,可以说是能文能武。兵团的组建,不仅仅需要能打仗的指挥员,而且需要能独当一面的指挥员,这里不仅限于军事,还有政治影响力,以及其他情况。
因为兵团作为一个战略部队,参加一省的解放工作,要涉及到的工作不仅仅在军事上,还有与起义部队交涉,涉及地方工作的处理。因此司令员的选拔是要综合能力更为全面一些。
韩先楚打仗不简单,但在处理涉外活动和地方工作上,是没有太多经验的,有些急躁了。海南岛战役时,就很明显。这场战役本来前线指挥是邓华,他作为副司令兼军长给邓华、四野首长,甚至中央反映作战的急迫性。
把作为前线指挥员邓华弄得有些被动,有些喧宾夺主了。原本上级让43军担负主力任务,毕竟43军是隶属于15兵团,40军隶属于12兵团。因为作战暂时划归15兵团指挥而已。
从后来的结果看,有人说多亏他的建议,使得海南岛得到尽快解决。不然,随着朝鲜战争势必会影响日后情况。至于韩先楚在其中做了多少推动作用,不得而知。但对于作战的意见,上级还是要听邓华的,他才是前线的指挥。也就是说4月份解放海南岛,邓华也是认可和支持的。不然仅仅靠韩先楚一人是难以推动的。
过去的纵队司令与如今的兵团司令不一样,纵队司令要求指挥员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越能打越好。而兵团司令要考虑到的各方面因素多一些,而且能服众才行。
在选择兵团司令上,并非越能打越好,像二野的王近山能力强,在刘邓麾下打仗可是首屈一指的,为大军扛旗很多次。从他的站来说,当个兵团司令也可以,最终也是兵团副司令。
韩先楚与王近山一样,能打仗,有战功,是纯军事出身干部。在兵团司令员的位置上,有些地方还是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