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一下很多人讲雷总“伪君子”“伪善”“装”这件事。
弗洛伊德有一个著名的投射防御理论,放在这件事情里大概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攻击雷总“伪君子”“真小人”的人,是不能够接受世界上是存在利他主义者的。而他之所以不能够接受这个事实,是因为他自己在生活中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甚至很有可能通过把自己塑造成利他主义者的形象,来进一步利己。
所以,当雷总以一种正面的利他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形象出现时,他发现了自己的道德瑕疵,同时为了证明自己并非是有道德瑕疵的,他就会下意识把小人之心投射到雷总身上去。
然后大家就看到了某些人成群结队开始刷屏“雷军是伪君子”。
这样一来,他们不仅可以躲避道德审判,还可以营造出一种“众人皆浊”的假象麻痹自己。
另外一点涉及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也就是当个体接收到与自我认知不协调的信息时,会下意识通过贬损消息源来维持心理平衡。本质原因还是人作为一种生物需要的安全感。
例如某些长相平庸者会攻击长相优越者“一看就是整容整的”,例如某些学历低群体会言之凿凿说“高学历的都是书呆子”。
再例如身处勾心斗角和物欲横流的世界中的某些人,看到雷总以一种正面形象出现的时候,会下意识贬低雷总的形象“都是营销出来的”“是假的”“其实就是个伪君子”。
简单来说,当雷总的道德和他个人的道德形成强烈的参照对比的时候,他会用“伪善”“伪君子”这类词来解构雷总甚至是小米的正面行为,通过否认他人的高尚行来合理化自己的平庸。
其实不管是弗洛伊德还是费斯廷格的理论体系,在这类群体心理解构中的逻辑都是一样的。说白了就是:
因为自己平庸,所以不允许别人高尚;因为自己自私,所以不承认别人利他;因为自己龌龊,所以不接受别人真诚。
所以很多时候我看到这类发言会觉得愤慨,但更多时候我只觉得他们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