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有一个道士云游四方。一天晚上,道士走到了一座城外,在城外发现了一座寺庙,便想在这座寺庙中借宿一晚。 明末动荡的年代里,战乱和天灾让大地满目疮痍。各地流民四处逃难,乞讨求生,盗匪横行,百姓苦不堪言。正值这个乱世,一位云游四方的道士肩负着一个特殊的使命:为京城一户染病的人家寻访名医。 这一日,道士已经在路上奔波了大半天。眼看着天色渐暗,乌云密布,远处的天际不时闪过几道闪电,轰隆隆的雷声在山间回响。细密的雨丝开始飘落,打在行人的身上,让本就疲惫的道士更加狼狈。 道士抬头望向四周,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了一座城池的外围。放眼望去,城外荒凉一片。这时,雨势渐大,道士不得不加快脚步寻找可以避雨的地方。就在这时,他注意到不远处的山腰上似乎有一座建筑的轮廓。 顺着泥泞的山路摸索上去,道士终于看清了那是一座破旧的寺庙。寺庙的围墙已经坍塌了大半,杂草从墙缝中疯长出来。庙门上方的牌匾早已褪色,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只能依稀辨认出是一座佛寺。庙前的石阶上布满了青苔,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人来打扫了。 就在道士准备走进寺庙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转身一看,原来是一对衣衫褴褛的农户夫妇,看样子也是在躲避风雨。那农户见到道士,连忙上前行礼,随后压低声音告诉道士,最近这一带经常有山匪出没,专门抢劫过往的行人和难民。 农户又指着那座寺庙,欲言又止。在道士的追问下,他们才道出实情:这座寺庙已经很久没有香火了,但时常有人听到里面传出诡异的声响。本地的百姓都不敢靠近,就连那些盗匪也对这座寺庙避而远之。 这番话让道士陷入了犹豫。此时天色已晚,雨势越来越大,雷声轰鸣,闪电划破天际。继续赶路显然不是明智之选,可是留在这座寺庙过夜,似乎又充满了未知的风险。 就在道士踌躇不决时,那对农户已经顶着大雨匆匆离去了。他们临走时还不忘提醒道士:这种地方,还是不要久留为好。可是环顾四周,荒郊野外,大雨瓢泼,除了这座破庙,实在找不到其他可以栖身的地方。 最终,道士还是决定冒险进入寺庙借宿一晚。他在胸前画了一道符,默念了几句咒语,这才迈步走向那座年久失修的庙门。此时的天空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只有不时闪过的电光,才能照亮这座破败寺庙的轮廓。 推开寺庙的大门,一股陈年的霉味扑面而来。道士举起手中的油灯,昏暗的光线照亮了寺庙内部的景象。大殿内的佛像蒙上了厚厚的灰尘,香案上的香炉早已锈迹斑斑,地上散落着几件破旧的僧袍,看起来像是匆忙离开时遗落的。 道士在寺庙内转了一圈,发现东侧的厢房里还留有人居住的痕迹。桌上有半壶已经干涸的茶水,旁边是一本破旧的册子。道士拿起来一看,原来是一本记事的日记本。翻开泛黄的纸页,里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寺庙的日常事务,其中多次提到近期收到了数额可观的香火钱。 正当道士准备继续查看日记本的内容时,外面的雷声突然大作,惊得他手一抖,日记本掉在了地上。捡起日记本时,从里面散落出几张纸条,上面记录着一笔笔收支的明细,显示这座看似破败的寺庙,竟然积攒了相当可观的财富。 夜色渐深,寺庙内愈发寂静。突然,一阵低沉的诵经声从大殿方向传来。道士循声摸去,只见月光透过破损的屋顶,在大殿内洒下一片惨白的光。在这微弱的光线中,一个身影正在佛像前来回踱步。 当道士走近时,那个身影突然停下了脚步。借着月光,道士看清了那是一个和尚,但他的身上沾满了暗红色的血迹。和尚缓缓转过身,用空洞的眼神望着道士,然后开始诉说起自己的遭遇。 原来这和尚是寺庙的主持,他收留了一个年轻人做徒弟。这个徒弟表面恭敬,实则觊觎寺庙积攒的钱财。一天夜里,徒弟趁和尚熟睡之际,用刀将其杀害。但是和尚生前将钱财藏在了佛像之中,徒弟始终没有找到,最后只能仓皇逃走。 天亮之后,道士立即向当地官府报告了这一发现。官府派人搜查寺庙,果然在佛像中找到了藏匿的银两。通过查阅寺庙的记事本和向周边百姓询问,官府很快就找到了那个逃走的徒弟,将其绳之以法。 在破案之后,官府按照道士的建议,将找到的钱财用于赈济附近的灾民。这笔意外发现的财富,最终还是回到了百姓手中,也算是化解了这座寺庙的怨气。当地百姓还特意为那位被害的和尚举行了一场超度法事,让他能够安息。 后来,这座破败的寺庙被当地百姓重新修缮,又有了新的主持和僧人进驻。不过这个教训也让寺庙里的人们明白,再多的钱财也比不上一颗清净的心。
明朝末年,有一个道士云游四方。一天晚上,道士走到了一座城外,在城外发现了一座寺庙
甜蜜游记
2025-04-07 15:13:2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