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毫不夸张得说,华人移民美国的人几乎全部失败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移民的成功不

谈天鉴夕朝 2025-04-07 09:37:45

可以毫不夸张得说,华人移民美国的人几乎全部失败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移民的成功不成功,最重要的是看两点。第一点,移民后这个族群的人口有没有在不断的增长。第二点,要看移民后这个族群有没有一定数量,进入美国的顶层圈。 你说华人移民美国 “混得不好”,这话听着刺耳,但掰开揉碎了看,确实有那么几分道理。 为啥这么说?咱先从根子上捋 —— 移民成功的标准是啥?不是看你能进谷歌微软,也不是看你娃考上哈佛 MIT,而是要看这个族群能不能在异国扎下根、开枝散叶,能不能真正融入主流社会的权力核心。 就像美国犹太人,人家人口不到 2%,却能左右国会山的政策走向;拉美裔生育率高、人口多,连总统候选人都得讨好他们。反观华人,表面上光鲜,实则卡在 “夹心层” 动弹不得。 先看人口这一块。都说华人 “会读书”,但最要命的是 “不会生”。美国统计局的数据摆在那儿,华人家庭平均生育率只有 1.5,连美国白人的 2.0 都比不上,更别提拉丁裔的 2.8 了。 为啥生得少?房价贵得离谱,纽约曼哈顿一套学区房能顶国内三线城市十套;学费更是吃人,私立小学一年四五万美金,公立学校还得抢破头进 “天才班”。 就拿硅谷来说,码农们年薪二三十万,可房贷、学费、医疗保险一扣,兜里剩不了几个子儿。 有个华人朋友跟我说,他和老婆都是博士,本来想生三胎,结果一算账,光三个娃的学费就能把退休金搭进去,最后只能作罢。这种 “高学历、低生育” 的现象,直接导致华人人口增长全靠新移民硬撑。 2020 年数据显示,美国华人 508 万,十年增长了 35%,但其中 70% 是近十年新来的。老移民家庭呢?一代比一代少,像旧金山的唐人街,好多老店铺都因为后继无人关门了。 再看往上走的天花板。华人在科技界确实扎堆,硅谷三分之一的工程师是亚裔,但管理层里亚裔只占 5%。 为啥?文化差异是个大坎儿。举个例子,印度人擅长 “自我推销”,开会抢着发言,老板面前刷存在感;华人呢,闷头干活,等着领导 “慧眼识珠”。 结果就是印度人当 CEO,华人当 CTO。政治圈更惨,500 多个国会议员里只有 15 个亚裔,其中华人还不到一半。 骆家辉当过州长、商务部长,赵小兰当过交通部长,可这都是凤毛麟角。就算进了政界,也容易被当 “工具人”。 前两年特朗普政府里有个华裔顾问黄之瀚,帮着推动反华政策,结果被右翼媒体扒出老婆是民主党人,立马成了 “通共嫌疑犯”。这就像在人家棋盘上下棋,你再厉害也是颗棋子,说弃就弃。 有人不服气,说华人在学术界牛啊,诺贝尔奖、图灵奖拿了不少。可你看看,这些奖大多是颁给个人,跟整个族群有啥关系?犹太人能让以色列在美国国会呼风唤雨,华人能让中国政策在华盛顿得到倾斜吗?别说政策了,连基本的安全感都没有。 有人说,华人在美国混得不好是因为 “太老实”。这话有道理,但根子还在文化基因里。咱中国人讲究 “中庸之道”,不爱出头,总想着 “闷声发大财”。 可在美国这地方,你不抢就没你的份儿。黑人靠 “平权法案” 争到了教育资源,拉丁裔靠选票逼得政客让步,犹太人靠金钱操控舆论。 华人呢?总想着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结果就是好事轮不到,坏事全摊上。就说 2020 年人口普查,华人被算成 “亚裔” 大类,结果政府拨款、政策倾斜全按 “亚裔” 平均算,把印度裔、菲律宾裔的高收入和华人的低收入混在一起,最后华人反而吃了亏。 说到底,华人移民美国就像在玩一场不公平的游戏。规则是人家定的,裁判是人家当的,你再努力,也很难拿到真正的 “入场券”。 看看人家犹太人,人家从一开始就盯着权力核心,在金融、媒体、政治领域全面渗透;再看看拉丁裔,靠人口基数和团结的社区力量,硬生生给自己杀出一条血路。 华人呢?忙着刷题考名校、加班写代码,以为只要自己够优秀,就能被主流社会接纳。结果呢?人家只需要你的技术和钱,却不想给你真正的地位和尊重。 所以说,华人移民美国的 “失败”,不是个人的失败,而是整个族群在文化、政治、人口结构上的全面困境。 要想破局,光靠个人奋斗没用,得学学人家犹太人的抱团、黑人的抗争、拉丁裔的团结。否则,就算你能进谷歌、能当教授、能买豪宅,也永远是个 “二等公民”,在人家的地盘上讨生活。

0 阅读:1365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23

用户18xxx23

14
2025-04-07 15:22

润美的大都是精致利己主义者

用户10xxx34

用户10xxx34

4
2025-04-07 16:04

错,主要是种族问题,白人至上,看看日本人,韩国人及其他亚裔就明白,犹太人也是白人!

谈天鉴夕朝

谈天鉴夕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