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陕西曾有一位女子遭遇重大车祸,从此成了植物人,而她的婆婆却坚守12年悉心照料,不曾有过丝毫懈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女子苏醒后,竟结结巴巴说出了第一句话,瞬间让婆婆喜极而泣!
2012年的春天,陕西铜川的退休职工李艳华一家,原本过着平静又幸福的生活。
儿子在交通局上班,儿媳张娟是卡车司机,四岁的孙子更是活泼可爱,宛如家中的开心果。
然而,3月1日那天,命运却对这个家庭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张娟在乘坐公交车上班时,不幸遭遇大货车撞击,头部遭受重创,脑袋都撞得变了形,被紧急送进医院时,连亲人站在面前都认不出来。
医生拿着病危通知单,无奈地直摇头:“这伤势实在太重,开颅手术风险极大,就算救回来,八成也会成为植物人。”
李艳华紧紧攥着儿子的手,眼神坚定地说:“救!只要人活着,就有盼头,孙子不能没有妈妈。”
历经五次艰难的手术,张娟的命终于保住了,可她却从此整天睁着眼睛,却一言不发,喂饭只能通过插鼻管。
更让人痛心的是,老伴儿承受不住这沉重的打击,在二十一天后,也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办丧事那天,李艳华在医院里忙着给儿媳擦身子,连老伴儿的最后一面都没能赶上。
从那天起,这位坚强的老太太便开始了“两头奔波”的艰难日子。
每天天不亮,她就早早起床为孙子煮好早饭,送完孩子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医院。
给植物人翻身可是个技术活,必须每两小时翻一次,以防生褥疮。张娟个子比婆婆高出一头,每次搬动,李艳华都累得气喘吁吁。
到了夜里,更是片刻不得安宁。儿媳常常发低烧,李艳华就得用酒精为她擦拭身子降温,还要把冰瓶子用毛巾裹好,塞进被窝里。同病房的人见了,都忍不住感叹:“这哪是在伺候儿媳妇,亲闺女都没这么上心的。”
转过年开春,张娟终于出院回家了。
李艳华把客厅精心改造成了康复室,墙上挂满了认字卡片。
从那以后,她每天除了要给儿媳喂饭、擦洗,还要耐心地教她学说话。街坊邻居们看她如此辛苦,纷纷劝她:“你都六十多岁的人了,别逞强了,把儿媳送回娘家算了。”
可老太太脖子一梗,坚定地说:“进了我家门,就是自家人,哪有往外推的道理?”这话掷地有声,街坊们听了,都不禁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2016年冬天,发生了一件令人惊喜万分的事情。
那天,李艳华正在给儿媳梳头,突然,她隐隐约约听到了一声含糊不清的“妈”。
她手一抖,木梳“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摔成了两截。等她回过神来,凑近一看,只见张娟眼角淌着泪水,嘴巴一张一合,又喊了一声“妈”。
老太太激动得鞋都顾不上穿,光着脚就跑到楼下小卖部打电话,给儿子报信时,嗓子都喊得劈了。
李艳华的坚韧和付出,让人动容。
儿媳能开口说话后,她便天天扶着儿媳做复健。
张娟刚开始不会迈步,李艳华就拿布带子拴住儿媳的腰,自己在后面充当“拐杖”。
七十公斤的大活人压在背上,老太太的膝盖都被磕青了,可她却从不叫苦。
最让人佩服的是教儿媳认人,她把全家福照片贴满了墙,还拿着孙子的作业本,一字一句地念课文。
如今,张娟已经能够自己端碗吃饭,见到熟人也会露出笑容。虽然说话还有些磕巴,但那声“妈”,却叫得比谁都亲。
这些年,李艳华获得了“中国好人”的称号。电视台来采访时,她搓着围裙,直摆手说:“当娘的照顾孩子,这不是本分么?”
这话朴实无华,就像她十二年来做的每一件事一样,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温暖得让人心窝子都热乎乎的。
现在,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教会儿媳认全家里人。她希望,就算有一天自己不在了,孩子还能有个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