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黄竞武被捕,敌人见他不屈服,就把他活埋。当泥土将他全部埋没时,敌人正准备离去,没想到泥土却突然动了起来! 1952年初春,川沙烈士陵园远处,一位身着灰色中山装的老者缓步走来,他正是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黄炎培。今天,他是作为一位父亲来此,为牺牲的儿子黄竞武扫墓。 当黄炎培走近儿子的墓前,他的表情突然凝固了。只见黄竞武的墓碑比其他烈士的墓碑大出一圈,上面的碑文也更加醒目。这种"鹤立鸡群"的特殊待遇让这位从不接受特权的老人顿时不安起来。 "怎么能搞特殊化呢?"黄炎培转头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声音中带着不悦,"赶紧给小武换一块小墓碑,要与其他烈士一模一样,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立一块大墓碑!" 工作人员支支吾吾地解释:"这是县政府批准的,上面的碑文还是胡老先生刻的。" 黄炎培神色严厉地补充道:"与其他革命烈士相比,小武的贡献并不大,这样做,别人会戳我脊梁骨的!" 这块"特殊"的墓碑下,埋葬的是一位哈佛大学归来的革命志士。1903年出生的黄竞武,本名黄敬武,作为黄炎培的二儿子,从小接受父亲的民主思想教育,13岁便考入北京清华学堂。1924年,他从清华毕业后公费赴美留学,在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 然而,这位拥有光明前途的哈佛硕士并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1929年学成归国后,他先是在上海盐务稽核所担任会计,后调任中央银行稽核员。在全国考察盐务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民众的贫苦生活和腐败政府的压迫,内心涌起了改变社会的强烈愿望。 1949年5月18日,上海解放前的恐怖时刻,在南车站路190号的国防部保密局监狱内,已经遭受了一周酷刑的黄竞武被特务拉到郊外。在这片偏僻的荒地上,特务们挖了一个深坑,准备将这位不屈的革命者活埋。 当冰冷的泥土一点点覆盖黄竞武的身体,直至完全将他埋没,特务们以为这位革命者已经窒息而亡,正准备离去。突然,覆盖着黄竞武的泥土开始微微颤动,仿佛下面还有生命在做最后的挣扎。特务们见状,惊恐之余,又往坑中填入更多泥土,彻底终结了这位革命志士的生命。 上海解放后的6月2日,在国防部保密局监狱发现了13具遗体,其中一具就是黄竞武。经过法医鉴定,他曾遭受严刑拷打,全部指甲被拔除,最终被残忍杀害。 1949年4月,上海的局势日益紧张。国民党溃败在即,急于将大批财富转移至台湾。此时的中央银行稽核员黄竞武,每天看似平静地进出办公室,实则在进行一场关乎国家财富的秘密斗争。 早在1948年11月底,蒋介石就已密令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将黄金从金库中悄悄转移。短短三个月,已有上百万两黄金被运往台湾。眼看最后20万两黄金即将被汤恩伯运走,黄竞武决心阻止这一计划。 他首先组织银行同事们进行罢工抵制,同时联系金融界的知名人士出面谴责这一行为。更巧妙的是,他还通过新闻界的记者朋友,将汤恩伯转移黄金的消息公之于众。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蒋介石不得不暂停转运计划,这20万两黄金最终留在了上海,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保住了宝贵的财富。 然而,在护卫国家财富的同时,黄竞武也面临着家庭的艰难抉择。1949年3月,随着形势恶化,民盟领导人黄炎培成为国民党特务重点监视的对象。黄竞武看到父亲愁眉不展,决定冒险助父亲离开上海。 "父亲,忠孝向来是不能两全的,您和母亲要想离开上海,就只能这么做,您就答应我吧!"黄竞武恳切地对父亲说。 在儿子的劝说下,黄炎培终于同意。当天下午,黄竞武穿上父亲的衣服,前往永安公司吸引特务注意,而黄炎培夫妇则乘坐黄包车,在女儿的护送下前往外滩码头,成功离开了上海。 送走父母后,黄竞武加倍投入到地下工作中。他利用同学关系,联系南京中央税警团团长,希望说服他率部起义。同时,他还策反了一位驻守浦东的军事要员,约定在解放军进攻闸北和虹江湾一线时发动起义。 然而,就在计划即将实施的关键时刻,黄竞武的行踪被特务发现。1949年5月12日晚,当他正在办公室研究策动汤恩伯部军事成员起义的事宜时,一群特务突然破门而入,将他五花大绑带走。 得知黄竞武被捕的消息后,毛泽东立即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营救黄竞武出狱!"上海地下党组织迅速行动,找到了监狱看守毛森,用重金贿赂他。毛森答应释放黄竞武,却在第二天突然变卦,不仅拒绝释放黄竞武,还准备将他和其他12位地下党员一同处死。 在狱中,黄竞武遭受了一周的酷刑折磨,全部指甲被拔除,但他始终没有透露任何组织情报。1949年5月18日,就在上海解放前仅9天,47岁的黄竞武被敌人残忍杀害。 上海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黄竞武为革命烈士,将其安葬于川沙烈士公墓。黄炎培为儿子题词:"我们每一回走过北京天安门,望见高高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想起千千万万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生命者中间有一个是你。" 黄竞武的儿子黄孟复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后来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等职,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黄竞武被捕,敌人见他不屈服,就把他活埋。当泥土将他全部埋没时,敌人正
熹然说历史
2025-04-06 23:22:04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