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德麦肯齐称,尽管燃料需求不断上升,但全球五分之一的炼油厂面临关闭 炼油厂要么

睿诚评世界 2025-04-06 09:37:42

伍德麦肯齐称,尽管燃料需求不断上升,但全球五分之一的炼油厂面临关闭 炼油厂要么转向生物燃料,要么由于不友好的监管而关闭——但对石油产品的需求正在增长。这可能导致市场失衡,使这些产品更加昂贵;也可能导致地域失衡,这是那些关心供应安全的人所不希望看到的。 伍德麦肯齐(Wood Mackenzie)分析师最近估计,未来10年,全球410家炼油厂中有101家面临关闭的风险,这一数字占全球炼油产能的21%。做出这一估计的原因包括,石油需求达到峰值将减少对炼油厂产量的需求,以及欧洲等地的高运营成本,这些地方从其能源行业征收碳税。 事实上,伍德麦肯齐认为,对于炼油厂的未来前景,以及它们在脱碳方面的投资而言,过高的运营成本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风险因素。分析师写道:“没有对碳捕获、能效升级或替代燃料等低碳技术进行投资的炼油厂尤其容易受到影响。” “那些位于碳定价成本已确立或不断上升的地区的企业,包括欧盟、英国和加拿大,压力最大。” 分析师还指出,到2035年,这些司法管辖区的碳价格预计将上涨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以上,这可能会使欧盟、英国和加拿大的一些炼油厂的寿命在经济上变得毫无意义——除非政策发生变化。 去年年底,分析师和贸易商对路透表示,由于炼油厂关闭,他们预计今年柴油价格将上涨。报告发布时,各地区炼油商的利润率都很低。但随着今年几家炼油厂计划关闭,情况将发生变化——这表明对燃料的需求即使没有积极增长,也会保持稳定。 然而,一些人预测今年的需求将会增长,尽管有三家大型炼油设施关闭:苏格兰唯一的原油加工设施格兰杰默斯炼油厂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关闭;荷兰利安德巴塞尔的休斯顿炼油厂,以及菲利普斯66 (Phillips 66)的洛杉矶炼油厂,计划于明年年底关闭。 这三家炼油厂的炼油能力约为每天100万桶。然而,与此同时,约80万桶/天的新炼油产能将在亚洲启动,这加强了运营成本是一个关键因素的观点,碳税也是如此:亚洲国家远没有像英国、欧盟和加州那样严格的碳税立法。因此,这些80万桶/天的新产能肯定会弥补关闭的影响,但它们是海外产能,而不是国内产能,许多人认为这是供应安全的潜在问题,因此欧盟打算直接投资全球液化天然气生产。 在这种背景下,有趣的是,伍德麦肯齐的分析指出,欧洲和中国是大多数面临关闭风险的炼油厂的所在地。在欧洲,最主要的原因似乎是碳税及其对运营成本的影响,而在中国,主要因素是脱碳,更具体地说,是交通运输的电气化。 许多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协调一致的电气化推动和向液化天然气动力卡车的多元化发展,将扼杀大量石油需求。事实上,消费数据表明,这已经产生了影响。然而,中国的一家新炼油厂几个月前才开始运营,最近,它的第二台装置也开始运行。为中国的总产能增加了40万桶/天。需求似乎还没有完全消失,而且在一段时间内也不会消失——尤其是对那些将炼油厂建成石化综合体的企业而言。 伍德麦肯齐表示,炼油和石化设施的生存机会最大。这是因为大多数对燃料需求的预测,尽管基于的政策并不像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一成不变,但在中期内,燃料需求将会下降。另一方面,不管气候政策如何,大多数对塑料的预测都相当乐观。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3月份的《短期能源展望》中报告称,如果按照预期关闭核电站——在欧洲、欧盟和加拿大等地当前的政治背景下,这很有可能发生——就会出现燃料短缺的风险。原因是:虽然炼油厂正在关闭,但对燃料(尤其是柴油)的需求却一再出乎意料地上升。EIA说,为了解决潜在的短缺问题,美国可能不得不限制燃料出口,因为能源供应安全很重要。 这样看来,需求并不是炼油厂关闭的主要原因。由于电动汽车的销售令人失望,交通电气化的“革命”从未真正发生,对燃料的需求看起来相当稳定——尽管电动汽车在公路上的数量毫无疑问在增加,但对燃料的需求仍在增长。因此,炼油厂的关闭似乎是由其他因素驱动的,尤其是运营成本。由于对能源行业的公开敌对政策,这些风险正在上升,由此导致的关闭威胁着燃料供应的安全,并大大增加了对进口燃料依赖的风险。

0 阅读:0
睿诚评世界

睿诚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