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军统头目王天木带着心腹在北平烟花之地寻欢作乐,酒后与一名寻芳客爆发冲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4-06 07:06:35

1934年,军统头目王天木带着心腹在北平烟花之地寻欢作乐,酒后与一名寻芳客爆发冲突,竟将对方活活打死。为掩人耳目,他们将尸首塞进木箱,趁着夜色偷偷运出城外。东窗事发后,蒋介石震怒之下亲批死刑令,戴笠闻讯后声泪俱下地为这位得力干将苦苦求饶。 【消息源自:西北政法大学2019年12月23日关于"王天木"的专题研究报道;《军统秘档》中戴笠与王天木的往来记录;民国时期天津、北平地区报刊对相关事件的零星报道】 1934年深秋的北平城,八大胡同的霓虹灯在夜色中格外扎眼。王天木带着三个手下晃进"春喜班"时,老鸨脸上的笑容僵了僵——这位军统华北区的活阎王最近来得太勤,每次都要挑最红的姑娘,结账时还总拿枪管敲柜台。 "王处长,翠仙姑娘今儿身上不利索..."老鸨话音未落,王天木已经踹开了二楼雅间的雕花门。屋里梳着油头的商人正搂着翠仙喂酒,见着黑洞洞的枪口,酒盅"咣当"砸在青砖地上。 "知道爷是谁吗?"王天木的勃朗宁顶在商人太阳穴上。后来据打扫的龟公回忆,那晚雅间里先是传出女人的尖叫,接着是沉闷的击打声,最后只剩下"咚咚"的闷响,像是有人在用麻袋装西瓜。 凌晨三点,四个黑影抬着樟木箱从后门溜出来。箱角渗出的暗红色液体,在青石板路上滴成断续的线。巡警老赵提着灯笼刚拐过巷口,领头的特务就亮出证件:"军统办案。"老赵低头哈腰让开路,灯笼光扫过木箱缝隙时,分明看见一截青紫色的手指头。 三天后,《津门晚报》的社会版角落登了段趣闻:"某衙门长官夜运'特殊货物',疑与近日失踪的山西皮货商有关。"这则豆腐块文章像颗火星,引燃了早就堆满干柴的权力场。汤玉麟捏着报纸冷笑,他永远记得去年冬天,王天木派人绑走他孙女时说的那句话:"汤司令的掌上明珠,怎么也得值二十根金条吧?" 南京总统府的青天白日旗被秋风吹得猎猎作响。蒋介石把一叠材料摔在戴笠面前,茶杯震得跳起来:"你自己看看!北平城里传得比茶馆评书还热闹!"戴笠弯腰捡起散落的照片,其中一张能清晰看见王天木在春喜班门口揪着商人衣领。 "校长,天木跟了我十二年..."戴笠话没说完就被打断。蒋介石抓起裁纸刀"咔"地扎进红木桌面:"十二年前在黄埔,你也这样保过张超!" 戴笠连夜北上那晚,北平正下着冷雨。王天木在秘密据点里来回踱步,军靴把波斯地毯碾出深痕。当戴笠的黑色轿车碾过积水停在大门口时,王天木突然对副官说:"去把去年汤家那案子的卷宗烧了。" "你绑汤玉麟孙女的时候,是不是留了活口?"戴笠甩下呢子大衣直奔主题。王天木瞳孔猛地收缩——这个反应已经说明一切。窗外雨点噼啪打在玻璃上,戴笠突然笑了:"明天跟我回南京,你写份材料,就说那山西人是日本间谍。" 三天后的中常会上,戴笠呈上"查证报告"时,故意让最后一页飘到陈立夫脚下。报告里夹着汤玉麟1931年与张学良的密电复印件,纸角还沾着春喜班特供胭脂的暗香。蒋介石瞥见电文里"反蒋"字眼,突然转头问戴笠:"王天木现在在哪?" 1935年开春,上海法租界的咖啡馆里,几个白俄舞女正议论新来的神秘客人。那个总坐角落看报纸的中年男人,右脸有道蜈蚣似的疤。没人知道这位"王老板"为什么每天下午三点准时离开,更没人注意他出门前,总要把《申报》社会版撕得粉碎。而在北平汤玉麟公馆里,老管家正把当天的报纸塞进炉子,头条标题《军统华北区人事调整》在火苗里卷曲成灰。

0 阅读:527

猜你喜欢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