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陶武士俑,出土于武汉的唐代胡人俑

坚持走路 2025-04-04 15:01:04
【白陶武士俑】 唐 1978年出土于武汉市武昌区吴家湾 武汉博物馆藏 这件白陶武士俑,高鼻深目,浓眉虬髯,头戴盔帽,身穿战袍,外着铠甲,面容有胡人特征。 隋朝时期,全国统一后,行政建制进行了新的调整。在武汉地区,鄂州和沔州分别更名为江夏郡和沔阳郡。武昌和汉阳成为了双城并立的建制。隋开皇十七年(597年),沔阳郡下设立了汉津县。到了606年,汉津县更名为汉阳县,从此汉阳作为县名正式出现在历史文献中。 自初唐到中唐,武汉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交通十分便利,鄂州和汉阳两城及周围的商业贸易有了大幅的增长,街道上商铺林立,码头上商船云集,繁荣的经济吸引了大量的来访使臣、传教僧侣和外国商人。 当时外国人从海上抵达唐朝国境的第一站主要是广州,经广州至韶州,翻越梅岭,进入赣江流域,穿过现在的湖南、江西两省进入长江流域,然后沿长江直达内陆的港口城市。 可以推想,只要进入长江流域,胡人就可以沿江而上到达武汉。 一千年前,他们沿江而来,一千年后,在武汉的唐代墓葬中,再次发现他们的踪迹,也就不足为奇了。 国家图书馆

0 阅读:1
坚持走路

坚持走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