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徐向前骑马经过一堆尸体旁,恰好看到一具正奋力扭动身体的“尸体”,当即命令警卫把这个战士救出来。当时谁都没有想到,徐向前的这个举动为新中国救下了一位赫赫有名的战将。 被救下的战将名叫秦基伟,1914年,秦基伟出生在湖北贫困村庄中,年仅10岁就失去了所有相依为命的亲人,只留他一个人在家中生活,靠着街坊邻居的接济和不断打工才逐渐长大。 从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所以秦基伟很早就能分辨人心的好坏,虽然年龄小,但他心怀正义,一直想成为英雄人物。 之后秦基伟了解到革命这条道路,于是他毅然决然决定投身到革命,为人民伸张正义,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彼时他才13岁。 秦基伟一步一步从一个普通士兵到军长,每次荣升都是他用命换来的,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他多次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1年,秦基伟被任命为红军手枪营的连长,参加反围剿斗争,黄安战役的总指挥是徐向前,而秦基伟的任务就是护送他到一线阵地指挥战斗。 这次是两人的第一次接触,在护送过程中,因为秦基伟果敢的指挥能力和勇猛的战斗力,徐向前对他的印象很深刻。 在战斗过程中,秦基伟总是以身作则,冲在战斗的一线,不幸被敌人的炮火击中,身体受到了重击,但战斗还没有结束,于是他只能强撑着精神继续指挥。 完成护送任务后,秦基伟的身体已经摇摇欲坠,长时间的行军让他的精神变得愈发脆弱,敌军的攻击也越来越猛烈。 突然间,敌人的炸弹落在秦基伟身旁,身体本来就已经撑不住了,因为炮火的攻击更是雪上加霜,战士们发现他的身体没有动静后,只能忍痛将其草草掩埋,准备之后再回来将其带走。 眼看敌人就要到眼前,队伍也只能赶快离开,随着炮火声逐渐远去,秦基伟的意识逐渐清醒,他能感觉到身体十分沉重,无法动弹。 努力睁开双眼后,秦基伟发现自己身处在烈士堆中,他也明白自己肯定也是被认为是牺牲了,虽然他想要自救,但不论他如何挣扎,都无法站起来。 难道真的要就这样死去吗?想到自己的理想还没有完成,秦基伟心中不甘,就在这时附近突然传出一阵马蹄声,他不确认对方是敌是友,但这是他唯一活命的机会,只能奋力一搏。 于是秦基伟努力扭动身躯,想要对方发现自己,就在马蹄声音越来越近的时候,秦基伟活动的幅度更大了。 “那边是不是有人在动?”听到这个声音,秦基伟心中一喜,因为来的人正是徐向前,黑夜中徐向前看不清楚前方的状况。 于是徐向前便和警卫员下马查看状况,徐向前查看了一番后,对身边的人说道:“快,他还活着,快来救他!” 就这样秦基伟被就救了下来,之后他养好伤后,继续从事革命道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战功赫赫,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勋章和荣誉。 只要国家需要,秦基伟总会挺身而出,冲锋在一线战场上,他的精神令人钦佩,更让后人感动!
为什么大唐之后,状元多数出身寒门?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