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开国女将军李贞回老家探亲,父老乡亲们激动坏了,有一流浪汉却说:“这不是我家的丫鬟吗?”然而就在三十年前,李贞将军的确是流浪汉家的“丫鬟”。 李贞出生于贫农家庭,家里一共有6个女孩子,算上父母一共八口人,家里全靠父亲一人,种几亩地和捕鱼维持生活。 可种地的收入,除了要给地主上交租金,几乎所剩无几,而捕鱼全靠运气,时有时无。辛勤一年到头,家里的生活还是难以为继,李贞这时候连个像样的名字都没有,只唤一声“旦妹子”。 就在这时,李贞的父亲又突然去世,令原本就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实在没有办法,李母只好把李贞送给古家做了童养媳。 离开家那一天,李贞穿上新衣,母亲告诉她:“好孩子,很快你就成为别人的女儿了。” 当她来到古家,古家小姐却说:“你要给我弟弟当老婆了。”李贞这时才知道,母亲骗了她,她不是来给古家做女儿的,而是来做童养媳的。 在那时,童养媳地位低下,几乎和丫鬟相差无几。 十几岁的李贞,在古家要做饭、要洗衣、要砍柴、要照顾比她还要大的孩子……只要古家人稍有不满,就会非打即骂,这其中还包括李贞的未婚夫古天顺。 1924年,16岁的李贞和古天顺正式完婚。 婚后一天,古家人上山砍柴,李贞也跟着去了。回来途中,天下起大雨来,淋湿了这群人的衣服,到家后一时找不到衣服更换。 这时,婆婆指着李贞,训斥道:“都是你的错,不洗衣服不晾晒衣服,我们都没衣服换了。”李贞不服气,回怼了一句:“那我不是也在山上砍柴吗?哪里有时间洗衣服?” 话刚落,古天顺就抄起棍子,打向李贞,边打还边说:“叫你跟我娘顶嘴,叫你跟我娘顶嘴……” 待古家人散去后,好心的邻家婆婆安慰李贞:“旦妹子,这就是我们女人的命,你认命吧……”李贞握紧了拳头,心中想:“不,我坚决不认命。” 没多久,李贞加入了当地的妇女解放协会,也是在这里,她第一次写下自己的名字“李贞”。 古家上下,都不赞成李贞的做法,可不管这群人怎么说,使出什么手段威胁,她都铁了心要这样做,甚至还因为多次传递重要信息,上了特务的通缉令。 古家生怕牵连,立马写了封休书,送到李家,从此李贞摆脱了童养媳的身份。 后来李贞跟着部队,南征北战,什么苦都吃过。 为了完成任务,她假扮新娘,与游击队员一起对付敌人,得胜而归;敌众我寡,为了不被敌人抓住,她带头跳崖,最后挂在树枝上捡回一命。 李贞还在部队里,邂逅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在任弼时夫人的介绍下,李贞和甘泗淇成立了家庭。 甘泗淇对李贞很好,在她发高烧时,不惜卖掉自己珍藏多年的金笔,来换取治疗药物。 长征时,李贞和甘泗淇有个孩子,可惜不幸夭折,甚至伤了身体。甘泗淇也从没说过什么,从头至尾,他始终陪在李贞身边。 后来有人感慨道:“老甘,没有孩子多遗憾啊。”甘泗淇毫不犹豫地说:“我要的是爱人,不是孩子。”多年后,夫妻俩人依旧无儿无女,却抚育了二十多个烈士遗孤。 1955年,李贞授衔少将,甘泗淇授衔上将,夫妻二人也是唯一的一对“双子将星”。 时隔多年,李贞思念故乡,她索性带着甘泗淇回家探亲。父老乡亲们听说后,都早早等在路边,就为了见女将军一面。 此时,路边有个流浪汉,看到李贞后就说:“这不是我家的丫鬟吗?” 原来,这个流浪汉就是当年的古天顺,他大手大脚花钱,败尽了家产,只能以乞讨为生。 古天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曾经的“旦妹子”已经成为了女将军李贞。他回忆起自己以及古家当年的所作所为,生怕李贞报复,打算卷铺盖走人。 没想到,李贞也知道他的存在,还托人传了一句话:“一切都过去了……” 1990年,82岁的李贞在北京去世。临终前,她将自己平时节省下的钱,一部分充作党费,一部分捐给了社会。 李贞,是个值得敬佩的人。 出身低微,她却没有臣服于命运,靠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成功走出了自己的一条将军路; 身为女人,一生没有自己的孩子,却抚育了二十多个烈士遗孤,她是最美最可爱的母亲; 身为将军,时隔多年后见到自己的“仇人”,她能主动和解,一句“过去了”可见将军胸襟和风骨。 不得不说,生于旧时代的李贞,依然是我们新时代很多人的榜样。 人生低谷时,抓住一切机会,打造绝地反击的王牌。千帆过尽时,看淡过往荣辱得失,人生到头来也不过一句“过去了”!
1947年,毛人凤找到陈布雷,说:“你女儿陈琏涉嫌通共,已经被保密局逮捕了”。陈
【18评论】【5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