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苏雪林,与丈夫张宝龄结婚36年,不愿与丈夫同寝。岳母病重,张宝龄每天端茶倒水侍奉跟前。他生病时,想喝一碗热汤,苏雪林:我不是老妈子,不能下厨做饭。丈夫去世后,苏雪林守寡38年,直到102岁临终前,她才含泪道出实情。 苏雪林是民国有名的才女,名气与冰心、张爱玲齐名。她出生于名门大家,可是家中长辈重男轻女,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到了上学的年纪,苏雪林也只能待在家中。 然而,苏雪林生性爱读书,经常会借哥哥们的书籍,在家中自学。后来,苏雪林听说女子学校招生的消息,在家中一哭二闹三上吊,就是想上学,母亲心疼不已,却无可奈何。 家中的长辈眼见没有办法,便决定给她找一门亲事,苏雪林以订婚要挟,最终才获得了上学的机会。 那一年,苏雪林才16岁,没有见过男方一面,就这样把终生大事敲定了。 她的订婚对象是张宝龄,两人门当户对。 在校期间,苏雪林的才华日益凸显,在临近毕业时,她冒出了想出国留学的念头。 家里人强烈反对苏雪林的决定,甚至催促她赶紧完婚。此时的苏雪林已经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礼,一心想挣脱封建向往自由。 家人也无法阻拦苏雪林的决定,她前往法国,开始了留学生涯,可是她水土不服,总是生病。然而,她在文学和艺术上成就斐然,还遇到了心动的男子,开始了自由恋爱。 但是,苏雪林的恋情遭到了家人强烈的反对,收到了家中的来信,告知她与未婚夫多联系,和家中的近况。 之后,苏雪林得知父亲病故,母亲也卧病不起的消息,心中焦急不堪,孝顺的她放弃了学业和爱情,回到了家中。苏雪林不忍心拒绝病重母亲的请求,与张宝龄结为了夫妻。 张宝龄家境优渥,长相英俊潇洒,毕业于上海著名大学,也曾在美国留学过。两人家世背景、文化背景相当,在当时来看,简直是金玉良缘。 婚后,张宝龄不仅是好丈夫,还是好女婿。 岳母病重,他每天侍奉岳母喝药,为了与妻子相处融洽,还在一月内就学会了苏雪林家乡的方言。苏雪林看着丈夫的举止,内心温暖不已。 不久后,夫妻两人还一同到东吴大学教书,每天的日子舒适并惬意。 可是好景不长,蜜月期过后,两人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矛盾还是爆发了。 两人的矛盾主要是包办婚姻埋下的隐患。他们婚前未曾见过面,毫无感情可言,在婚后的相处中,两人性格又不对盘。 苏雪林作为文艺女青年,渴望浪漫的爱情和风花雪月,张宝龄是理工直男。当苏雪林说:“花儿多么美丽,月亮多么圆”,张宝龄却说:“花是生殖器官,月亮没有圆规画出来的圆”。两人简直鸡同鸭讲。 张宝龄虽接受过新思想教育,而且骨子里还是想娶一个贤惠持家,为他生儿育女的女子。 有一次,张宝龄生病,很想喝一碗热汤,便让妻子帮忙。可是苏雪林直接拒绝,理由是:自己不是老妈子,而是新式女性,不能做下厨做饭的事。 就是在这样一件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中,两人的婚姻走向末路,开始了同居不同寝的生活。 苏雪林实在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在与丈夫共同生活不到四年后,毅然选择离开这个家,前往安徽、后又辗转四川、武汉等地。 当时,张宝龄也曾前往武汉大学任教,这是夫妻两人分别多年后的相逢,但是他们就像一对不熟悉对方的陌生人。 唯一令人奇怪的是两人十分默契,都不开口提离婚。 在抗战胜利后,苏雪林独自离开大陆,与张宝龄各据一城,这一别竟是一生的告别,两人再也没有见过对方。 1961年,张宝龄因病去世,半年后,苏雪林才得知这个消息,连丈夫的葬礼也没有参加。 两人的婚姻维系了36年,然而真正相处的日子不超过5年。 苏雪林并没有选择改嫁,而是和寡居的姐姐组成了“姊妹”家庭,一同生活了近30年。 在姐姐病逝后,苏雪林开始独居生活,到了晚年才后悔没有离婚,让张宝龄孤独一生,认为自己对不住他,总会念叨:“不应该把他一个人留在大陆”。 在她临终前才说:在乎自己的“文人名声”,离婚有损自己的声誉。 婚姻是一道无解的题,有成千上万种答案,却没有标准的答案。但是想拥有怎么样的婚姻生活在于自己的经营。 苏雪林与张宝龄始于包办婚姻,缺乏感情基础,婚后,两人性格又不合,也不愿意为对方做出改变和让步,无法包容对方,这样的婚姻势必走向悲剧。 婚姻需要以责任和爱为基础,还需要夫妻双方相互包容和理解,要用心去经营。
才女苏雪林,与丈夫张宝龄结婚36年,不愿与丈夫同寝。岳母病重,张宝龄每天端茶倒水
史说畅谈呀
2025-04-01 10:28:31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