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清明节为什么不组织学生扫墓春游,是担心学生安全,还是舍不得乌纱帽? 又是一年清明到,返乡扫墓缅怀先人是每一个人割舍不了的情感。记得上小学时,每到清明节学校就会组织学生从农村到城里的烈士陵园举行祭扫活动和春季游玩。来回有30多公里,对今天来说距离很短,开车也就半小时的时间,而在40年前一年都进不了一次城,这30公里对于农村孩子就是远方。早上天不亮就出发,上午一般是祭扫烈士,参观革命纪念馆,下午到人民公园自由活动。 可不知道从何时起,学校都很少组织学生长途出行了,就是扫墓也都是选择最靠近的烈士陵园简单举行个活动,至于春游尤其长途出行那就别指望了。 40年前交通不便,经济条件差,可一所村小还能组织全校学生到县城缅怀先烈。今天,交通工具都智能化了,高铁都建到了家乡,家家都在奔小康的路上,而孩子们却除了被关在学校就是被闷在家里,已经没有学校会组织学生去春游了。 那为什么现在学校取消春游或减少出行活动呢,这样做对学生成长有没有好处?学校取消春游看似是“安全至上”的无奈选择,实则反映了教育系统在风险管理、资源分配和社会信任方面的深层矛盾。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可能削弱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及对自然的认知,与素质教育目标背道而驰。 因此教育部门一般规定是就近、就地、安全为原则,要求学校组织学生在附近烈士陵园进行活动,长期这样学生的兴趣自然丧失。再加上现在公共舆论火力强大,一旦组织活动出现意外,即使学校没有责任,在舆论的影响下,事件会被放大,最后兜底还是学校和教育部门。
现在清明节为什么不组织学生扫墓春游,是担心学生安全,还是舍不得乌纱帽? 又是一
天空社会啊
2025-03-30 12:09:3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