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邓丽君在头等舱用餐 1977年,邓丽君的歌曲进入了中国大陆,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年轻人中间流行开来。 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这些歌曲并不能在公开场合播放,年轻人只能在私下偷偷收听。 甚至有学生在听完邓丽君的歌曲后,担心会因此受到不良影响。 每一个初次听她歌的人,都为她那清澈的音色所折服。 邓丽君的情歌仿佛在诉说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然而,1980年,在北京西山召开的一次音乐座谈会上,邓丽君演唱的《何日君再来》成为了讨论的焦点。 有人指出,这首歌的“君”可能指的是国军,而歌曲本身的背景也与1936年电影《孤岛天堂》有关,描述了国民党军队即将出征时的情节。 批评者认为,这样的歌曲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容易产生消极的影响。 与此同时,在台湾,她因“假护照风波”而遭遇了麻烦,甚至在日本也遭遇拒绝入境。 邓丽君于是选择暂时前往美国留学。 然而,随着她在大陆的歌声风靡,台湾当局意识到邓丽君的影响力,开始重新接纳她,宋楚瑜也亲自出面协调,最终成功将邓丽君接回台湾。 邓丽君回到台湾后,第一项工作便是进行一场劳军义演,首站选择了金门。 金门与厦门隔海相望。 演出时,邓丽君通过特制的扩音器向厦门方向传达问候,歌曲《何日君再来》便是在此时响起。 此外,台湾还将她的磁带通过气球飘送到福建上空,开设专门面向大陆的广播节目《邓丽君时间》,每周六次,每次25分钟。 这些节目一直持续到1995年邓丽君去世后才停播。 邓丽君的歌声在台湾被用作政治工具。 1995年,邓丽君去世后不久,一篇关于她是间谍的文章在台湾省的某杂志上发表。 文章中提到,邓丽君早在1968年便被台湾的“安全局”秘密招募,负责传递情报。 在台湾及东南亚地区,谷正文着位有着国军背景的人,曾公开表示邓丽君的间谍身份并非空穴来风。 邓丽君的父亲邓枢,原本是一名国军军官,曾毕业于黄埔军校,职务为上尉。 1966年,年仅13岁的邓丽君参加了某马唱片公司举办的歌唱比赛,并获得了第一名。 次年,她参加了台视的电视节目,随即从学校休学,签约了唱片公司。 1968年起,邓丽君开始在各大歌厅演出,场场火爆。 同年,邓丽君接到邀请去新加坡参加一场慈善演出。 为了出境演出,她签署了一份协议,成为了台湾省“安全局”的秘密工作人员。 在邓丽君成名后的这些年里,她频繁参与劳军演出。 尤其是1991年,邓丽君已经淡出乐坛四年,但她依然决定自费到金门劳军,并且坚持不收任何酬劳。 她一生中有一个未能实现的愿望,那就是遍访陆海空三军的各大基地。 1983年,原空军试飞小组成员孙天勤在执行试飞任务时,策划并成功叛逃至韩国,之后被台湾方面接纳。 台湾专机接运了孙天勤,并派遣了F-5E型战斗机护航。 孙天勤带走的不仅仅是我国最先进的歼-7M战斗机,还有一些极为重要的科研项目。 不到三个月后,王学成,另一名解放军飞行员也因受金钱诱惑叛逃至台湾。 在某次公开场合,邓丽君与孙天勤和王学成合影,表示慰问。 许多人开始猜测邓丽君与台湾情报部门之间的关系。 1995年,邓丽君在泰国清迈的酒店内去世,原因是过量使用哮喘喷雾剂,加上医院距离远。 然而邓丽君的遗体被安置在五指山国军公墓,尤其是葬礼上使用“青天白日旗”和“台湾省旗”加盖在棺木上。 然而,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她为台湾提供了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另一方面,她的感情道路却一直不顺。 18岁时,她遇到了初恋男友马来西亚华侨林振发。 两人情投意合。 上世纪70年代末,一封来自林振发的电报称林振发因心脏病去世。 这一打击让她情绪低落,长时间难以自拔。 邓丽君逐渐从低谷中恢复过来,她告别了日本歌坛,前往美国洛杉矶进修。 在这里,她与当时尚未成名的成龙相识。 但两人的相遇因彼此间的共同兴趣,迅速萌发了爱情。 然而,随着各自的事业发展,这段短暂的恋情最终无疾而终。 就在这段感情告终后,邓丽君结识了马来西亚富商郭孔丞的儿子。他们在1981年订婚,并计划结婚。然而,郭孔丞的母亲提出要求邓丽君退出歌坛,彻底与演艺圈划清界限。 邓丽君始终无法完全放弃自己的音乐事业,最终,这段婚姻也未能成行。 1987年后她开始从公众视野中逐渐淡出。邓丽君选择了前往法国定居,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名叫保罗的普通男人,他比她年轻15岁,完全不知道她的歌唱生涯。 两人相爱,然而,在1995年,邓丽君因患重感冒导致病情加重,在泰国清迈突然发作,最终因哮喘病致命。 参考文献:[1]陶东风.回到发生现场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本土化——以邓丽君流行歌曲为个案的研究[J].学术研究,2018,0(5):147-156178
1974年邓丽君在头等舱用餐 1977年,邓丽君的歌曲进入了中国大陆,在东南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3-26 17:39:46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