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7岁的孙多慈在与 35 岁的老师徐悲鸿心生情愫,无奈敏感的师生恋遭到孙家的阻挠;而且徐悲鸿已有家室,想要和妻子蒋碧薇离婚却遭遇蒋家的强硬回击;不得已,这一段感情终因世俗的牵绊无疾而终。 孙多慈生于官宦世家,其祖父孙家鼐是光绪皇帝的太傅,其叔父是鼎鼎大名的北洋军阀将领孙传芳。 换句话说,今天著名的相声演员冯巩先生祖父冯国璋曾与孙传芳是同事,如果孙多慈还在的话,冯巩先生还需要叫孙多慈一声阿姨。 而由于孙多慈的家族背景,其从小既受到传统儒家教育的熏陶,同时又与因洋务运动而产生的北洋军阀所带来的新思想渊源甚深。 这个时代的女性多是含蓄但不愚昧,知性却又内敛的,这与当时封建王朝刚覆灭,新兴文化又刚兴起的时代背景是脱不开关系的。 1930年,孙多慈偶然的机缘,到中央大学旁听美术课程,也正是在这里,结识了彼时在中央大学任教的徐悲鸿。 此时的徐悲鸿已经35岁了,学业有成,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言语幽默。就这样,孙多慈含蓄而热切的迷恋上了徐悲鸿的课程,每每上课,双眼都紧紧的迷恋在徐悲鸿的身上。 终于,徐悲鸿也注意到了这个优雅内秀的学生,相互沟通几次,发现了孙多慈身上的绘画天赋,并给与大量指导。 孙多慈也不负期望,分别在1930年和1934年间创作出《瓶汲》,《狮》和《自画像》这些优异的作品。 孙多慈勤学好问,经常和徐悲鸿交流美术问题与心得。作为老师与挚友的徐悲鸿也是有问必答,慢慢的,两人课余时间探讨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了,感情也迅速的升温。 可徐悲鸿毕竟还有家室,其妻蒋碧薇的背景也不可小觑,蒋碧薇父亲蒋梅笙是江南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当时整个教育界的影响力非常大。 因此,某种程度上,蒋碧薇和孙多慈以及众多当时的有知识的女性有很多的共通点,只是蒋碧薇毕竟出身于一个商大于政的世家,因此大小姐脾气是多了些,性格也泼辣了些。 其实蒋碧薇与徐悲鸿的结合,也是家庭反对,最后与徐悲鸿私奔才走在一起的。 随着徐悲鸿与孙多慈接触日久,渐渐地蒋碧薇有所发觉,依其性格,在感受到自己的家庭受到威胁之后,是断断不可容忍的。 果不其然,蒋碧薇到南京公开指责徐悲鸿,把孙多慈送给徐悲鸿的诸多礼物全部销毁,还到孙多慈的家中去告状,并强行切断了徐悲鸿与孙多慈的一切联系。 随后孙多慈被父母要求尽快离开南京,不要再与徐悲鸿见面。而后其考虑到徐悲鸿的处境,不想再给他徒增烦恼。最后,基于各方压力,孙多慈下嫁他人。 直到1936年,两人相约十年再会。结果孙多慈随父去了台湾,后辗转到了美国,至此与徐悲鸿的联系完全切断。 直到1958年,孙多慈听到徐悲鸿因为脑溢血去世,其悲伤难以抑制,自行为徐悲鸿守孝三年,以此悼念那段美好而不可得的感情。 关于孙多慈与徐悲鸿的经历,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1930年,17岁的孙多慈在与35岁的老师徐悲鸿心生情愫,无奈敏感的师生恋遭
地元历史档案
2025-02-24 17:25:20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