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河财经】像我以前也是不理解为什么舆论上要搞那么多的性别议题,后来有老师教了我个办法,很有意思,就是你看这个事情刨除性别之后,本来是怎么回事。比如你在网上可以看到无数关于女孩子适不适合读理科的讨论。 刨除性别,我们国家怎么筛选理科人才? 考试。一个中国小孩,到18岁的时候,起码参加过数百次考试。自己是不是读书尤其是学理工科的人才,自己肯定心里有数。大家都是根据考试分数排名。你考不出来,才是你不去清华北大的理由。 这里面有性别吗? 没有啊。男女都是一张考卷。为什么一定要把性别议题拿出来呢? 是其他地方出问题了。具体是哪里呢?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是不是相信无论男女,只要是小孩子,都有一条“正路”? 这条正路,就是考试。是所有小孩子都能够凭借努力走通的。只要你经过个人努力考上好学校,你就会有好的未来。 真是这样吗?录取率摆在那里啊。 而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我们来看这些年搞出来的另一个性别议题。前几年是我国人力资源的权威专家,拿着大学毕业就业的数据来和大家讲“就业性别歧视”的。他拿出了顶尖985大学的就业情况,说同样招聘会,女生签约率只有男生的一半。接着这位顶级专家,就开始讲说这是因为性别歧视,所以导致这批顶尖985毕业的女孩子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很多年轻的女孩子都会被顶尖专家挑逗起来,去对抗一个看不见的“性别歧视”。但是现实真是这样吗? 不是的。你去横向对比下,18-19年的时候,顶尖985大学毕业的女孩子有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吗?比如当年,你拿着中国人大的毕业证,去找个教培机构拿高薪,怎么会没机会呢? 是整个就业行情变了。连顶尖985的毕业生,就业都成问题,没有对口的高薪岗位了。 这个现实会打击大众的统一认识,也就是对读书考试分配社会资源的“共识”会被现实质疑。 我们的社会资源,真的是被“公平的考试”分配的吗? 所以它只能是一个性别问题。 就像男女所谓的理工科是否合适问题,背后其实也是我国的特色国情。从1990年起,我国开始统计男女收入差。接着你会发现一个很神奇的性别现象,我国女性整体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家务越做越少,孩子也越生越少,但是收入却相比男性大幅度的减少。到了2020年统计的时候,甚至都没敢公布性别收入比。 为什么啊? 可不可以说,我们的教育系统其实是有问题的。开设了大量市场不需要的专业,而这些专业又吸引了大量的女性去就读,所以导致毕业后女性就业错配严重,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呢? 不可以。因为这也是在质疑读书考试的共识。毕竟要是教育结构有问题,你努力很可能就没用了。 答案只能是女性被歧视。是社会的歧视,让女性更多的选择了文科,导致就业没有高收入。 批评歧视是最容易的。因为批评没有具体的对象,就是一个宽泛的社会。你攥起拳头想要打倒歧视,也只能打到空气。就像教育,你真去批评具体的专业开设,说法学类或者新闻类专业开始的太多,里面又有大量女性就读,导致女性收入低。那你真的就是在制造问题了。
社会需要的只是大学生的学费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