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施满家抄录乾隆年间《施氏家簿谱》,在“施彦端”之侧添加“字耐庵”,这是《

绿野萍踪文化行 2025-02-22 21:48:50

民国初年施满家抄录乾隆年间《施氏家簿谱》,在“施彦端”之侧添加“字耐庵”,这是《水浒传》作者由施耐庵变成“施彦端”的造假开端 。其后,伪造咸丰四年《施氏族谱》,“白驹施耐庵”出世,弃乾隆《施氏家簿蒲》,民国“施耐庵”流行。 继而,篡改《施让铭》,添加“先公耐庵,元至顺辛未进士”,“隐居著《水浒》”等字,把施耐庵说成是施让之父。但是,施让地照表明,此人出生于洪武六年(1373),施耐庵故于洪武三年,难道三年后又生一子? 种种造假,不胜枚举。原本,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文化部就对“施耐庵”进行实地考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今后若把施耐庵说成施彦端,是郭嘉的耻辱。这桩文坛公案到此应当是定论,但一九八二年四月十八日至四月二十五日,一场学术研讨会却让“施彦端”死灰复燃,故于洪武三年的施彦端又堂而皇之地成了《水浒传》的作者。 戳穿伪施耐庵谎言,其实无需繁复的“考证”,只需以伪“施耐庵墓志”就可否定故于洪武三年的“施彦端,字耐庵”是《水浒传》作者的伪言。 民国无耻文人假托“淮安王道生”伪造施耐庵墓志,这篇墓志连基本格式都不对,通篇没有一句真话,全部是伪造的谎言。本话题不能写太多的字,现仅摘录“墓志”其中一段以戳穿伪施耐庵假面具: “先生之著作,有《志余》、《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客传》即《水浒》。” 《志余》不知为何书,纯属考无实据、泛指无凭的谎言。《三国演义》却是明崇祯年之后才有的书名,这部名著刊行于嘉靖元年,史称“壬午本”,原书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直到崇祯至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篡改修订后,才改书名为《三国演义》。 《三遂平妖传》本名《平妖传》,总共二十回,托名“罗贯中”。冯梦龙在原著基础上改写,增补二十回,冯梦龙的二十回中才出现“三遂”。冯梦龙生于万历二年(1574年),卒于顺治二年(1646年),《三遂平妖传》是是万历至崇祯年间的书名。 墓志说,施耐庵还写了《江湖豪客传》,“即水浒”。文言文中这样表述,十分奇怪,且《水浒传》自来都没有《江湖豪客传》这个书名。 “施耐庵墓志”造假者十分拙劣,根本不懂文学常识,竟然把《水浒传》的作者造假成了明末清初人。因此,《水浒传》的作者绝不是故于洪武三年的施彦端。 如此造假,摧毁了《水浒传》这等世界第一名著。这部书本是借北宋宋江太行山聚义的故事,隐写的大明“封建必亡”的主题,因为施彦端故于洪武三年,其主题也就荡然无存了。 那么,《水浒传》的作者究竟是谁呢?从书中隐写的大明“机密”、“神机”来解读,此人必定是靖难之役的亲历者,他知道建文帝的下落,甚至隐藏了“水浒”第一机密:大明太祖驾崩与毒有关。 通过细读文本,精研《明实录》,我大胆做出这样的结论:《水浒传》的作者高度疑似大明谷王朱橞。 高儒在其《百川书志》中说:“《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一百卷即一百回,不包括田虎王庆事。高儒的记载证明《水浒传》有续书,梁山大聚义以及之前的故事是一个作者,此后二十九回半书是续书。谷王写的是前七十回半,续书的作者就不知道是谁了。但从施耐庵的“庵”字讲,续书作者大约应当是朱明皇宫或者藩王府的人。 《水浒传》是诗禅假语小说,假借别朝事以隐写大明历史。这一点,嘉靖年间的李开先等人早就看破:“《水浒》委曲详尽,血脉贯通,《史记》而下,便是此书。且古来更无一事而二十册者。倘以奸盗诈伪病之,此不知序事之法,史学之妙者也。” 李开先之言说的是“奸盗诈伪”是其表,“史学”是其里,《水浒传》区别于《史记》的另类史记。李开先只能如此说,他不能点明《水浒传》隐写的就是大明历史。 总而言之,《水浒传》的作者就是施耐庵,但这个施耐庵决定不是故于洪武三年的施彦端。至于《水浒传》原本作者为何是谷王朱橞,又是如何隐写大明历史的,那就不是这一篇短文所能讲得清楚的。同时,要铁证《水浒传》的作者是谁,我还需做更深入细致的考证论证——这是后话,容后再表。

0 阅读:2

猜你喜欢

绿野萍踪文化行

绿野萍踪文化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