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有个15岁男孩在上厕所的时候,发现墙缝里好像有啥东西,他把泥巴一抠,

文史记叙录 2025-02-22 12:10:52

1941年,有个15岁男孩在上厕所的时候,发现墙缝里好像有啥东西,他把泥巴一抠,在墙缝里边,居然藏了个油布包,而布包里的内容,让他瑟瑟发抖,怒火中烧。

1937年12月,南京城沦陷,人间地狱就此拉开序幕,枪声、哭喊声、爆炸声,交织成一首绝望的挽歌,就在这炼狱般的景象中,一个油布包,静静地躺在毗卢寺后院厕所的墙缝里,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南京城破,尸横遍野,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罗瑾,一个15岁的少年,在华东照相馆当学徒,日军占领南京后,照相馆的生意冷清了许多,但有一天,两个日本兵走进店里,丢下两卷樱花胶卷,要罗瑾冲洗,罗瑾接过胶卷,内心忐忑不安,在暗房里,随着药水的作用,照片上的影像逐渐清晰,罗瑾却感到一阵阵的恶心。

照片上,日军屠杀中国平民、奸淫妇女,场面惨不忍睹,罗瑾强忍着内心的愤怒和恐惧,颤抖着双手,偷偷多印了一套照片,他选取了其中16张比较清晰的照片,制作成一本小相册,相册的封面上,他画了一颗滴血的红心、一把沾满鲜血的刺刀和一个“耻”字,无声地控诉着日军的暴行,这本相册,是罗瑾良知的呐喊,也是他对正义的坚守。

为了保护这本相册,罗瑾把它藏在了自己床板底下,1941年初,汪伪政府在毗卢寺进行大清查,罗瑾担心相册被发现,于是他来到寺庙后院的厕所,将相册藏在墙缝里,并用泥巴糊好,几天后,当他再次回到厕所时,相册却不见了,罗瑾惊恐万分,以为是被日军发现,于是他赶紧离开南京,逃回了福建老家,这本相册,就这样消失了,如同石沉大海。

时间来到了1941年,吴连凯(后改名吴璇),一个18岁的热血青年,也加入了汪伪政府的通讯集训队,在毗卢寺的厕所里,他无意中发现了罗瑾藏匿的相册,翻开相册,一幕幕人间惨剧映入眼帘,吴璇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他知道,这本相册是日军暴行的铁证,必须保存下来。

吴璇面临着巨大的风险,集训队里,日本教官和政训员严密监视着学员的一举一动,私藏这样的照片无异于玩火自焚,思来想去,吴璇想到了一个藏匿地点——毗卢寺大殿金身弥勒佛像的底座,在一个深夜,他趁着站岗的机会,将相册藏了进去。

接下来的几年,吴璇一直守护着这个秘密,相册,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他的生命,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开始审判战犯,吴璇得知南京军事法庭正在征集日军罪证,他毫不犹豫地将相册交了上去,这本相册,成为了审判谷寿夫等战犯的关键证据,被定为“京字第一号”证据,在法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谷寿夫,这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在铁证面前,再也无法狡辩,他最终被判处死刑,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本相册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几十年后,罗瑾和吴璇在一次同学聚会上重逢,两人才得知彼此都曾保管过这本相册,罗瑾坦言,他当初保存相册,并不是为了荣誉,只是为了留下证据,让日军血债血偿,而吴璇,则是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守护了这本相册,让历史的真相得以重见天日。

罗瑾和吴璇,两个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年轻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用自己的勇气和良知,共同守护了这本相册,也守护了历史的真相,这本相册,记录了日军的暴行,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0 阅读:135

猜你喜欢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