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除夕,在郴州幽禁的张学良无聊之余和看管他的十几个特务在饭厅里玩推牌九。结果这晚,特务们都赢了,最多的赢了100多元。 张学良连续坐庄输了将近一千元,不过虽然输了钱,但张学良那晚精神特别愉快,一直玩到深夜一点钟,才摆手对特务们说:“算了!我也没有现款了,搞不赢你们。” 年轻时的张学良,英俊潇洒。但也带有一些不幸的色彩。 他12岁时失去了母亲,在父亲的宠爱下成长。 年仅17岁,张学良开始服役于父亲的军队。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时,奉军在多方围攻下出现全面溃退,而张学良与郭松龄带领的东路军却在山海关一战中逆袭。 四年后,张学良迎来了第二次直奉战争。 依托对军事的深刻理解和对郭松龄的支持,他成功指挥第三路军,突破山海关并直捣北平。 张作霖成为北洋政府的领导者,张学良也开始被任命为京榆地区卫戍总司令。 然而,1925年,张学良失去了他最敬重的良师郭松龄。 在郭松龄发起的反奉事件中,郭松龄因叛变被冯玉祥出卖并遭杀害。 928年,父亲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被日本关东军炸死。 年轻的张学良决定“易帜”支持南京政府,拒绝日本的拉拢,并在此后成为国民政府的陆海空军副司令。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因“奉行不抵抗政策”而被谴责。 五年后,张学良为了挽救国家命运,在西安发动了兵谏,成功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然而,在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迫受到软禁。 1938年,张学良在蒋介石安排下前往湖南郴州的苏仙岭居住。 初到时,他被安排在苏仙庙,环境幽静。 除夕夜,张学良与看守他的特务们围坐打牌,气氛轻松,虽然他起初占优,但很快便处于下风。 尽管如此,张学良始终保持平静,直至牌局结束时,他输掉了一些钱财。 不久后,张学良决定下山去市区洗澡,未曾想途中遇见一位认出他的炮兵中校。 尽管中校行礼敬意,张学良企图避免被认出,但这一举动引发了特务们的警觉。 他们立即将张学良带回庙中。 调查发现,中校原是张学良旧部成员,最终,张学良被秘密转移到新的住所。 1941年起,张学良被长期囚禁在贵州的各个地方。 1946年,当时,他收到的消息是,自己即将从贵州前往重庆,最终有可能回到南京。 然而,当他和随行人员离开贵州时,张学良依然认为自己将恢复自由。 但不久后,刘乙光的突然告知张学良将被转移至台湾,而非南京。 台湾远离大陆、四面环海。 1946年末,张学良抵达台湾松山机场。 即便此时他已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且眼睛逐渐失去视力,但他依然不愿接受这样的命运。 台湾的气候、环境与大陆迥然不同。 国民党政权将他安置在新竹井上温泉疗养所,这里环境幽静。 然而,特务们对他的监视从未松懈。 1947年,台湾爆发了“二二八”事件,特务们的警戒更加严密,张学良意识到,若民众发动行动,他们可能会试图救出他。 而此时的刘乙光则决心抵抗任何可能的营救行动。 张学良在这种氛围中度日如年。 偶尔会有亲友送来的礼物,尽管经常被刘乙光克扣或以各种理由剥夺。 1947年,张学良常常翻阅《明史》,认为当时的局势与明朝末年的情形相似。 中原的内战、军阀的割据、外敌的入侵,他看到日军像当年清军的威胁一样,逐渐逼近。 张学良通过书信与外界保持着少数联系,尤其向大姐张冠英表示希望她能在北平买一部《明史》送给自己。 与此同时,张治中第三次造访了张学良。 这一次,张治中向他承诺,等待国内恢复和平后,他将有机会恢复自由。 张学良听后十分高兴,向张治中提出,一是希望能够和蒋介石住在一起,至少不再被隔离; 二是希望能解决与刘乙光一家住得过近的问题。 张治中将这些要求带回南京,向蒋介石报告。 蒋介石听后并未回应,而是态度冷淡,还下令以后不得有人私自探望张学良。 即便如此,张治中仍尝试与宋美龄沟通。 宋美龄表示,关于张学良的请求,第一项很难实现,第二项则是有可能解决的。 然而,蒋介石的态度依旧强硬。 几个月后,蒋介石所领导的国民党在内战中节节败退。 1949年,国民党在三大战役中败退,蒋介石宣布下野,李宗仁代总统上台。 李宗仁命令释放政治犯,包括张学良和杨虎城。 然而,顾祝同与陈诚、张群等人暗中合作,采取了拖延策略,不愿轻易释放张学良。 事实上,张学良早在1946年就被秘密送往台湾囚禁,直至1950年代他才被允许定居台湾。 1964年,他和陪伴了他多年的秘书赵四小姐结婚,享受着非常有限的家庭温暖。 参考文献:[1]冯舫女.试析口述档案的真实性与价值——从考察张学良晚年对九一八事变口述的真伪说起[J].北京档案,2011(6):31-32
1938年除夕,在郴州幽禁的张学良无聊之余和看管他的十几个特务在饭厅里玩推牌九。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2-20 23:32:50
0
阅读:2